4比3艰难战胜中国台北小将林昀儒,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单季军,德国老将奥恰洛夫跪倒在乒乓球桌旁,任由泪水在脸上流淌。
差不多28个小时前,在同一片场地边,奥恰洛夫也跪地痛哭了一场。所有人都能读出他当时的痛楚、不甘、失落、悔恨。在那场男单半决赛里,32岁的德国人以3比4负于年龄与自己仅相差一个多月的“一生之敌”——马龙。但对马龙而言,奥恰洛夫几乎算不上敌手。在东京奥运会前,他俩交手18次,马龙赢了18次。
4比0击败俄罗斯人基里尔·斯卡奇科夫,4比1战胜日本名将丹羽孝希,4比2战胜巴西小将雨果·卡尔德拉,奥恰洛夫站上了东京奥运会男单半决赛的赛场。命运给了他第19次机会,去面对自己始终无法战胜的马龙,而且是在这个对欧洲乒乓球男单选手而言最大的舞台——自乒乓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来,在本届奥运会之前八次男单决赛的16位参赛选手里,只有瓦尔德内尔和盖亭两位欧洲人,最近一次欧洲选手进决赛还是2000年的陈年往事。
“屡战屡败”体现的是实力差,而从“屡败屡战”里,读出的却是绝不屈服于命运的不甘。
第19次面对马龙,奥恰洛夫依然打得那么顽强。事实上,他已经做得足够出色。在0比2落后的不利局面下,奥恰洛夫并未崩盘,反在第三局迅速做出调整,主动调动马龙的正手压回反手,一度将比分追成3比3平。在与马龙的此前交手中,奥恰洛夫从未如此接近胜利。然而,他还是输了这第19次交锋,以最遗憾的方式——大比分3比4、决胜局9比11。
从2009年至2021年的12年间,奥恰洛夫连续19次挑战马龙失败。他在不断缩小比分差距,这背后是奥恰洛夫付出的不同寻常的努力。他曾说,自己做梦都想击败马龙;他认真研究马龙战术,仔细回看每一个发球和回球动作,反复看数十遍甚至数百遍;甚至让同为乒乓运动员出身的妻子简尼·梅尔斯特伦,穿上印着“马龙”字样的衣服与自己对战。虽然越来越接近,但还不足以令奥恰洛夫取得真正的胜利。
若是以0比4脆败,奥恰洛夫或许不会如此遗憾,“这是我职业生涯表现的最为出色的比赛之一,我一度非常接近击败马龙。在全球最盛大的赛事上,迎战史上最佳的球员——马龙,只有上帝才明白,我究竟失去了什么。从临场发挥以及战术层面来说,我不可能发挥得更好了。”德国《图片报》称,这是一场伟大的战斗。马龙在战胜对手后也为奥恰洛夫的坚持与进步送去褒奖,“虽然赢了他很多次,但他总是能有新技术来试图战胜你。”
但又有哪位顶级运动员们希望自己成为失败者,即使打上“伟大”的标签。当半决赛失去最后一分,奥恰洛夫直接躺倒在地,不愿起身。直到在夺得铜牌后,他才坦言,半决赛后的自己几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过去四天,对我就如同五年。这很疯狂,一切都像一个超级慢动作。我在奥运会前有过这样的设想:我准备得很棒,我有这样强烈的信念,可以一路走下去。”在击败巴西人雨果后,奥恰洛夫明白下一场的对手将是马龙,在回奥运村后不断告诉自己:“现在真的是我的机会了!”
机会来了,又走了。“在最后一分后,一切都崩溃了。我给父亲和妻子打电话说:‘哦,我再也不想打球了,这真的太难了!’”
奥恰洛夫的父亲米哈伊尔是一位前苏联乒乓国手,是他带领儿子走上乒乓之路,过去许多年,也正是米哈伊尔在最困难的时刻支持着儿子。奥恰洛夫从刚出道起,就被批评球风过于古典,如果不做出巨大的技术改变,就不会获得成功。只有乐观的米哈伊尔告诉那些批评者们:“嘿,听着,伙计们,他有那么多弱点,却正在赢球。这其实是一件非常积极的事。”
在儿子第19次败北后,米哈伊尔的话依然不多,他只说:“迪玛(奥恰洛夫的小名),如果你今天能赢(铜牌赛),相信我,世界将再次变得美好起来。”奥恰洛夫的妻子简尼·梅尔斯特伦,发给丈夫许多女儿的视频,她知道承受重压的奥恰洛夫此时需要转移注意力。“在(对林昀儒)比赛中,我不时想象着这些女儿的视频。我爱她,我知道她在家里等着我归来。我的女儿、妻子和父母,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
在29日晚“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再次举起球拍”的奥恰洛夫,最终赢得了这场年龄跨度达到13年的铜牌赛。“这很疯狂,也很神奇。”如同父亲米哈伊尔所说的一样,世界再度变得美好起来,奥恰洛夫的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我全心全意地爱着这项运动,用我所有的热情。”
作者:吴雨伦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