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期间,流行过一条网络段子,“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用处,请想一想奥运会游泳比赛现场的救生员们”。
每场游泳比赛,场边的救生员们,坐着全场最好的观景座位,穿着红马甲,呆呆着望着泳池,等待着全世界最会游泳的一群人需要他们的救援。最近就有朋友号称,她曾经想报名东京奥运会救生员一职,“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救起汪顺”。
其实奥运会在一开始是没有给泳池设置救生员的。但在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上,100米自由泳冠军格雷塔·安德森在400米自由泳预赛中,突然失去知觉,慢慢沉入水底,旁边的匈牙利选手立即沉入水中,救起安德森。据官方回应,安德森是因为突然的胃部抽痛失去知觉。
正是基于这次意外的考虑,奥组委之后都在泳池项目上设立了救生员。但没想到,这个以为永远不能上岗的临时工,居然有一天差点真的派到了用处。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赢来了一位奥运史上速度最慢的100米自由泳选手。他叫,埃里克·穆桑巴尼。来自赤道几内亚,一个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人口当时不足百万的非洲小国。懵懵懂懂参赛的埃里克只是因为一次意外的报名,抱着“我想出去看看世界”的心理,出现在了奥运赛场上。他没有专业的教练,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游泳池,穿着别国教练赠送的泳裤,他以狗刨的姿势,划着“之”字形的前进路线,最终以1分52秒72的时间抵达终点。快抵达终点的时候,埃里克的手臂越来越重,不会换气的他也渐渐觉得喘不过气来,他的身体斜躺着沉在水下,双脚已经脱力,只是象征性地不时动两下。完全靠着双手,拼命扑腾,才保持身体没有沉下去。旁边的救生员们都做好了准备,幸好,埃里克的手还是抓到了墙壁。
感谢这次他出所谓“洋相”,让赤道几内亚这个贫穷的国家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2012年,埃里克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游泳队的教练。正是在他的努力和感召下,赤道几内亚从一个全国都没有一座标准泳池的国家,到如今有了两个标准泳池。50x25米,又长又宽,就像当年,他在悉尼看到的那样。
埃里克的一小步,是无数非洲孩子看见世界的一大步。
言归正传,不要嘲笑救生员们的工作了,毕竟在奥运会上,关于"水"的比赛项目,不止只有"游泳"一项。水球这一“水中搏击”的运动项目,身体撞击激烈,可能出现体力不支、腿部抽筋等情况,跳水也可能因为入水姿势失误造成受伤。每一个工作都有他必不可少的用处。
作者:郝梦夷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赵征南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