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下午的会议结束,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第一时间在晚上的分组会议中分享了她的所思所感。总书记的讲话不仅让她备受鼓舞,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她在接受文汇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沉下心来把所有精力放在文艺创作上,与团队凝心聚力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与思想内涵,创作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国家的精品力作。
作为上海特有的剧种,沪剧一直“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诞生过《芦荡火种》《红灯记》等一批经典作品,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近年,上海沪剧院秉承前辈传统,创排了《邓世昌》《敦煌女儿》等讴歌反映不同时代英雄的作品。
去年她率领全团再啃的“硬骨头”《敦煌女儿》,聚焦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守护敦煌文化奉献一生的动人故事。茅善玉说:“和平年代,英雄在不同岗位有着不同的动人故事,不一定是流血牺牲的。樊锦诗就是我们新时代值得抒写的楷模和英雄。”
从2012年读到樊锦诗院长的事迹开始,八年多的时间,茅善玉咬定青山不放松。为表现好这个人物,她先后六次前往大漠体验生活,与樊锦诗交心,观察她生活里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在敦煌,看到青年学者对樊锦诗溢于言表的崇拜之情,让我们很震撼,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了她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我们文艺工作者在文艺作品的创作演绎过程中,心灵也得到一次荡涤。我们的理想、格局、精神也会受到英雄人物的感召,进而化为舞台上的艺术形象,影响、感动更多的人。”
眼下,该剧不仅获得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还即将作为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在今年5月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亮相。
有了反映时代、表现当代英雄的方向,还要有打磨精品的耐心与毅力。在创排过程中,剧本经过数十次的修改,去年5月试首演后,该剧在迄今为止的近40场演出中不断经历多次修改,步伐不仅从市中心走到远郊,也登上了樊锦诗的母校——北京大学的舞台。赢得樊院长的后辈校友的无限感慨:“前辈们当年胸怀大志拥有理想,心里永远装着国家与文化传承的使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作品走到这一步,茅善玉觉得离文艺高峰还有距离,还要继续攀登,她说:“正因为文艺的高峰之作如此艰难,才引得大家持之以恒地不断奋力拼搏、努力向上。文艺工作者就是要有独上西楼、耐得住寂寞的坚守,或许才有可能迎来蓦然回首与灯火阑珊处那孜孜以求的相逢一笑。”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