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逛博物馆成为一种潮流。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在文物部门组织下,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推出上万场精彩活动。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游客在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的比例高达40.5%。
“博物馆热”的背后有何深层次原因?如何推动博物馆实现从“火起来”到“活起来”转变?这些话题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如今的博物馆究竟有多热?
3月3日下午举行的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展示的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据透露,最近三年,每年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量都在一亿左右。到去年年底,我们博物馆参观人数已经达到了10.08亿人次。
另外一方面,博物馆发展比较迅猛。现在每年新增的博物馆都在180家左右,目前,全国在各级政府备案的博物馆就达到了5136家。特别是最近几年,春节期间,博物馆人气爆棚,这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也得益于博物馆展览教育水平和管理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
举一个例子,大年初一,由于观众自发热情地在门口排起长队,已经安排闭馆的成都博物馆临时决定开馆,工作人员迅速集结到岗,重新开馆并延时至晚上8点。
而走进博物馆,大部分观众抱着“以古为师”的心态,有些人甚至带着纸质笔记本,在展厅里一边参观,一边记录。有的甚至打着飞的,赶到全国各地去看展览、听讲座、参加艺术教育活动。
然而,也有一些观众明显仪式感大于内容了。比如在博物馆度过某个纪念日;带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却不知从何看起,最终跟着人流走马观花式地走一圈完成任务;更有些人去博物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
与此同时,一些博物馆因为观众爆满,保障服务措施没有及时跟上,降低了“用户体验”。
业内人士指出,博物馆要真正做到“活起来”,就要让文物的价值内涵“活起来”,成为国与国相通、民与民相亲的“通用语”;让文物的思想文化“活起来”,成为世界认知中国、中国交往世界的“解码器”;让文物的多元之美“活起来”,成为文化再创造、艺术再发展的“营养源”。
首先,要强化保护职能。博物馆首先是文化遗产的保存机构,保护是利用的基础和前提,绝对不能弱化或淡化文物保护之责。尤其是遗址类、古建类博物馆,本身是文保单位,在组织重大型活动或搭建临时性设施设备时,应符合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其次是夯实研究基础。博物馆应加强对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诠释与解读,以物证史、让文物说话,通过文物来传递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通过创意来挖掘和展示文物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生活时代相融相通,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三是要优化服务供给。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不只是文化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了解历史、实现自我增值。展览和教育活动是博物馆文化供给的主要方式,博物馆应当积极探索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式,策划让老百姓愿意看、看得懂的展览项目,举办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教育活动,使更多公众在博物馆获得教益,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此外,还要拓展传播渠道。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博物馆网上展览、网络课堂建设,扩大博物馆文化供给的辐射范围,增强博物馆文化影响力,让更多公众了解、走进博物馆。全国政协委员万捷在《关于运用新技术助力提升博物馆数字化标准和水平的建议》的提案中提出,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近4000万件/ 套,但高要求的新标准和新技术在文博机构中存在推广和使用不足现象。文博机构的文物数字化采集工作进展较慢,采集质量也参差不齐。他建议:对文物和艺术品的数字采集工作,要抱有“抢救性“心态,以抵御随时可能发生的自然或人为灾害,以及岁月的侵袭。数据采集应该制定国家专业化标准,采集质量秉承“就高不就低“原则,避免因应用技术进步带来的多次采集浪费。建议打造国家级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大平台。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