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带着小吉他,精心教制作,脱贫全靠它,回乡再创业……”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正安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郑传玖3日在记者采访时不由弹起吉他唱起自编的歌曲。
郑传玖手中的这把吉他是他创办企业的产品。2018年,该企业年产60万把吉他,产值达3亿元,郑传玖也被称为“吉他大王”。
“最初只是为了吃饱饭。”这位别人眼中的“吉他大王”谈及与吉他结缘却如是说。
上世纪90年代,郑传玖和同乡到广州务工。2003年,成为一家乐器制造厂的工人。随后一路干到车间主任、厂长。
郑传玖发现,很多老乡都在乐器厂打工,于是他和几个老乡商量,与其替别人打工,不如大家合伙一起干。2007年,他创办的乐器厂正式成立,到2012年,厂子产值已达7000多万,拥有3条生产线,200多名工人。
2013年,响应当地政府返乡创业的号召,郑传玖将公司从广州搬回了家乡正安县。当年11月完成搬迁,并于2014年初开始生产。 对回来的企业,当地政府则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如今,他的企业已有580多人,产值达到3个多亿。除了技术人员,员工基本都是当地人。郑传玖说,回到正安县后,员工都能住上单间宿舍,条件要比广州好很多,有些还把孩子接到了厂子所在的县城上学。
因为郑传玖的先行试水,率先垂范,加上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30多家与乐器制造相关的企业开始聚集到正安县吉他产业园,这里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截至2017年底,园区企业解决就业11432人,其中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160人,带动了4645人脱贫,同时还解决了部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社会问题。
在2018年,他的企业接纳了713人的就业,其中建档立卡精准扶贫人口141人,平均每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
郑传玖告诉记者,公司还规定了优待政策,比如贫困户有每月200元的补贴;家中有超过65岁老人的有每月150元生活补助;贫困户子女考上大学的有每年万元补助。“我还想资助正安县100名贫困学子完成大学梦,建立两所希望小学。”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郑传玖变得更为忙碌。郑传玖说,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自己将提出建议,将贵州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纳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在校园推广吉他文化,将吉他纳入艺考范畴。他还呼吁尽快启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务川等地的铁路建设,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我要打造中国吉他的全球知名品牌。”谈及未来,郑传玖说出了自己的“小目标”,“希望政府加大对国产吉他品牌发展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综合自中新社、中国经济网、央视网等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