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温暖,常常被用来形容王丽萍和她的作品。她却说:“我有时候有种紧张。”时代扑面而来,身为编剧,怎样以笔写心、怎样拥抱火热生活、怎样用心用情用功抒写奔跑着的追梦人,一道道命题前,她深觉时不我待。
两会期间,这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影集团编剧,接受了文汇专访。
“如何为人民创作精品力作,许多问题万法归一。文艺创作的千万条准则,永远的第一条便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王丽萍说,许多创作上的疑惑,都能用“下生活”三个字来解答,“向平凡的生活学习,拜我们笔下的平凡人为师,到活生生的带着热土气息的地方去,有些鲜活的力量自然会由心底生长。”
她认为:“今天的观众何其聪明。有些走马观花式的下生活,是无法‘取回真经’、让观众满意的。只有真下苦功,去挖掘新时代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作品才能拥有真正的生命力。”
真生活不是贴标签,好角色是由细节和时间酿成的
《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我家的春秋冬夏》《生活启示录》《岁月如金》《大好时光》《国民大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王丽萍的作品陪伴观众走过四季。但最近一段时间,她刻意放缓了创作节奏。
2017年3月至今,上海的社区街道,浙江、安徽的田间地头,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无他,就是为了能给电视剧创作提供优质的“一剧之本”。
王丽萍手头正筹备两个剧本,一部剧关于都市社区生活,另一部聚焦到农村创业的年轻人。城市精细化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时代等等,都可以成为下生活的注脚,但她说,“真生活不是贴标签。一个从生活里走来的人物,必定带着某种排他性的特质,一名好编剧就得从生活里捕捉细节。而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便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节和时间酿成的。”所以,她到农村与乡村医生讨要经验,和农家大妈促膝长谈,脚底沾着泥土、手上穿过乡野的风,有些灵感会主动涌来。
“不能低估观众,也不能自欺欺人。作品能否打动人,首先就得让观众相信角色,再之前,编剧自身先要相信自己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她说,创作中的“磨”不是一个虚词。
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也是鼓舞人心的力量源泉
和许多编剧一样,王丽萍也有困惑时,“中国电视剧发展那么多年,现实题材的人物关系、基本戏剧结构,可以说已被写遍了。”再下笔时,她会犹豫“类似的故事是否已被写过”,但转念一想,奋进的时代、辽阔的生活提供了无数样本。
“我更钟爱写平凡人。”她认为,平凡人生最让人亲近,“因为千千万万的观众就是平凡人的一份子,有些片段会引得观众会心一笑,有些能引发强烈共鸣。只要把小人物写生动写透彻了,角色会熠熠生辉,而因为生活的轨迹与观众更接近,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也是鼓舞人心的力量源泉。”
她建议,各行业协会不妨为创作者提供下生活的必要支持,“我们的编剧行业协会、导演行业协会、演员行业协会等等,可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大家深扎,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她还提到,上海在这方面给创作者开启了方便之门,“上海各层面对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有着比较鲜明的意识,许多地方都欢迎大家来一起讲述上海故事。”
电视剧创作是团队艺术,更应倡导专业性、敬畏心
编剧搁笔后,一场创作的接力刚刚开始,导演、演员、服化道摄录美、后期制作等,不同环节都肩负着各自的使命担当。
王丽萍认为:“电视剧创作是团队艺术。品质剧的炼成源于么一个环节都能加分,每个环节都滴水不漏。”她常听外界议论,影视行业的门槛低,仿佛拉个人到剧组待段时间,创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个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行业。”
她以老一辈艺术家举例,“当年谢晋导演在执导《啊!摇篮》时,曾觉得红军的衣服太新了,要求道具组把衣服拿到石头上反复磨。这个细节很容易被忽视掉,但恰恰决定着能否‘取信于人’。”而多年过去,今天的影视创作,更应该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份敬畏之心。
行业需要正能量,应放大德艺双馨艺术家的“能见度”
近来国内影视行业的各类消息沸沸扬扬,不少网友常常争论“德与艺是否应该区分开来”。
王丽萍认为,行动是最具说服力的。行业需要正能量,需要正面典范的鼓舞,应当放大德艺双馨艺术家的“能见度”。
她提到演员杨立新。当年,他们合作《我家的春秋冬夏》。杨立新常会跟王丽萍探讨,人物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为了使自己变成剧中的那个他,优秀的演员会做案头、朗读剧本、写人物小传,直到消弭自己与“他”的差异。在片场,杨立新总是准时到,哪怕一个背影,也必须自己上场;收工后,他又会跟着导演一起看当天的回放,自我审视一番。“在艺术上,杨立新老师是苛刻的。但在生活上,他是随和的,从不提酒店必须几星级的标准。”
王丽萍说,演艺圈的风清气正,需要多种努力。大力倡导德艺双馨艺术家,是其中有效的一条。
作者:王彦
编辑:王彦
图片来源:王丽萍、叶辰亮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