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徐汇区湖南路街道
提升“美好指数”,
把“网红流量”化为“发展增量”
年逾六旬的刘瑞璐,武康大楼居民。几乎每个周末,她都会出门找个安静地方散心,感受“而无车马喧”。因为——楼下人来潮往,“实在太烦了”。
伴随着外立面修缮、架空线入地及周边街区更新,近年重现风雅的武康大楼俨然“网红”。每天,其所在的五岔路口人流量过万,一众特色个性店铺林立周边。人流、信息流汇集,碰撞出新鲜活力,也确给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对社区治理带来问题及挑战。
大楼居民舍近求远图个清静,这不应是“风貌社区”该有的模样。武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柏祖芳开始琢磨着这样一个问题——0.087平方公里的武康居民区,6条自然弄堂、10个沿街出入口,文保、历保建筑多,沿街住户多,1300余常住人口中逾四成是老年人,风貌区是大家的,如何让多元主体和谐相处、共商共治?
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武康社区所属的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在不断回应、解决民生关切中找到发展坐标和破题路径——充分运用区域化党建平台,启动深耕“提升街区治理力工程”,重点围绕武康路、安福路等网红路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搭建平台推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将精细化触角延伸至百姓身边,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共同体。以武康社区为试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开展由居民、沿街商户、游客、网红博主、共建单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武康大讨论”,并据此梳理出问题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提升社区美好指数,让“网红流量”充分转化为治理力的增量。
连日来,经3场讨论、5次修改的武康大楼居民公约将出炉,这也是武康大楼建成近百年来首次有了居民公约。开头的这句“武康大楼历百年,是史是景是家园……”让所有人为之心头一动。
开诚布公的“吐槽”中,一种合理的边界和共识渐趋成型
都说“梧桐树下,才是最上海的地方”。可就是这“最上海的地方”,究竟该如何提升基层治理力和治理效能?
在居民区“扑腾”了十多年的柏祖芳,这两年也越来越觉得“经验不够用了”。
与居民打交道,她是熟稔的。
刚来社区那会儿,轮上武康大楼建筑外立面修缮,她站在马路对面的上街沿,仰着脖子数遍了室外空调机架子和窗户数,而后一家家登门打招呼,配合修缮解民忧做工作,就这样走进了居民的大门和心门。如今,武康大楼71户居民,152人,每家每户具体情况她都“门儿清”,但工作对象已远远扩容——楼下及周边多了咖啡馆、音乐书店、美容美发店等商户。当各种要素一下子涌入这0.087平方公里,光靠熟稔显然无法包打天下了。
“成为‘网红’后,这扇门就很难看住了。”负责武康大楼物业管理的高建物业总经理李振宇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映射着需要兼顾各方的“难”。譬如,不少游客从外部观赏大楼极具特色的建筑外形后,总会好奇向里面张望,影响了居民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事实上,不少居民从心理上并不排斥这样一种友好和热情,但在现实中他们又难以把握合理的边界。
那就一起来讨论吧。
武康居民区党总支在武康大楼二层平台摆开一圈小凳子,邀请居民、游客等各方共同来“吐槽”。
在大楼住了30多年的陆先生率先发言:“小年轻们为了流量不停拍照,分享到网上,这种带着滤镜的‘网红’不是武康居民们所要的。”也有居民说,“需要创造一种形式告知往来游客,让他们知晓进入街区后如何深入游览又不扰民。”
现场有博主代表建议,武康路可以与传播正能量的“大咖网红”合作,让大家少一点蜻蜓点水,多多了解其间的历史文化。
正是在这样的畅谈中,起初各方的“摸不着头脑”渐渐消弭,一种合理的边界和共识逐渐成型。
会后,有居民感慨:“我们才是武康路真正的主人,有责任把街区这个大家庭整饬妥帖,我们的模样才是武康路真正的风貌和流量。”
以文章开头的刘瑞璐为例,如今当起社区文明倡导队队员,维护街区也服务游客。也有居民回家后,将晾晒在外用于遮挡各种镜头的厚棉被悄悄撤下,换上了喜气的小品装饰。“细微处的心理映射,悄悄起了变化。”湖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海英这样观察。
在武康大楼居民与市容单位等的共商共议下,扮靓了二楼露台的花园。(湖南路街道供图)
让一个人的爱好,成为一群人的欢喜
有了共识和主人翁意识,这样的讨论刹不住车了。仅十月底以来,已先后聚焦不同主题,展开了五场大讨论。
从起初探讨怎么办,到开始精准聚焦干什么。
大家首先从完善民生设施入手。
居民许益良平日里喜欢弄花莳草,讨论中他提出,武康大楼二楼露台修缮得精美,完全可以让居民参与更新改造,以自家花草来装饰美化,也可增设长椅供老人们休憩晒太阳。街道邀请来绿化市容力量,居民中的设计师、画家也纷纷出力,各方集思广益,最终将平台改造成大家都满意的公共区域,改造过程也同步助力了楼道整治。
也有居民和沿街商户在讨论中反映,希望改造正对着店门口的马路窨井盖。街道第一时间与相关管理部门协商,探讨可操作方案。
居民也好,商户也好,只有解决了眼前的“急难愁盼”,才有可能在心理上推己及人,站在“主人翁”角度共同参与、推动社区美好营造。
如何让“一个人的爱好,成为一群人的欢喜”。这也是大家在讨论中逐渐聚焦的主题之一。讨论中,嵌着四家个性潮店的武康路391弄,居民陈学曾就分享了自己在弄堂里的探索——居民和商户之间合力破圈探索,一系列“不成文的约定”逐步形成,有商家尽力调整营业时间,有的则自发关爱老人,帮助居民清洁里弄等。
近期的一场大讨论中,居民们与一众网红店铺相约,帽仕汇、紫罗兰、城市交集、元龙音乐书店、老麦咖啡、老房子艺术中心、武康庭、集雅咖啡等,纷纷派出代表,与市南供电公司、徐汇艺术馆等共建单位、专家团队一同,畅谈能为武康街区治理做点什么。
党建引领下,各方积极建言献策,也表达了回馈社区的意愿。
老麦咖啡表示愿意开设线上公益服务群,为居民提供优惠与便利;市南供电公司将对武康大楼内的电表、排线等进行美化;紫罗兰美发厅将推出满足武康居民实际需求的多元服务;上海电信南区局衡复支局,为居民提供网络优化、老人智能安防等服务;工行淮海中路支行、建行武康路支行等也为居民和商户的金融服务提供便利。
更有意思的是,讨论中居民和商户列出的需求和问题清单,也逐步有了主动对接和认领的力量,在社区的自循环中实现了问题销项。
“大讨论如同构筑起一个大平台,实现了党群、服务、管理力量在街区片区的统筹,推进体系构建、问题化解、社区治理的扁平化,这也给武康进一步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促进居商共融提供了新契机”,杨海英这样畅想,“网红街区”多元性带来的挑战,在未来将转化为武康居民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确幸”,真正成为发展和品质的增量。(本报记者 顾一琼)
>> 记者手记
日拱一卒,久久为功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篇章中,这样一个词意味深长。
当下,伴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城乡社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具象地转化为城乡社区一系列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实践。
这样的实践首先是站稳人民立场,包含深情的。
人民至上,是贯穿其间的价值追求。她可以具象为细小的刻度,譬如,“家门口100米”的一方花园,紧挨着菜场服务“一老一小”的睦邻空间等。正因其细小,而见微知著,充分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从虹口区民政局选派到嘉兴路街道天虹居委会的刘懿静(中)听取居民意见建议。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其次,这样的实践也释放着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准绳和态度。
不作秀、不搭花架子,实实在在、丝丝缕缕解难破题,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在日拱一卒中,推动问题解决。譬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邀请各方展开大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寻求对策、对接资源、凝聚人心。
再次,这样的实践更体现出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四两拨千斤,充分释放为民之心、惠民之力,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譬如,建章立制,以制度创新推动“心为基层想、劲朝基层使、人往基层走”,持续提升基层治理力。
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生动实践中,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更转化为管用好用的方法论,进一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习得付诸实践,又在实践中校验成果。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充满底气,满怀信心。 (本报记者 顾一琼)
>> 口述实录
家门口什么都有,就是幸福感
徐志瑛(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句容居民区居民)
前两天,我们居委会的“能人巧匠”又编织了3个手工编织牛。这不由让我想起2007年4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调研江宁路街道时,我作为淮安里居委会主任,递上一个居民们编织的手工编织牛,习近平同志留下了“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的殷殷嘱托。多年来一任接一任,基层干部发扬孺子牛精神,把民心工程、民生实事做细做扎实。
我今年71岁了,大半辈子的工作、生活都没有离开江宁路街道。家门口越变越好,我常和邻居们讲,“老百姓的幸福感,就是菜场近一点,老人活动场所多一点。”
比如在旧改前,一个厨房大家合用,两人烧菜都转不开身,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儿都可能成为矛盾导火索。得益于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现在大家居住条件好了,手拎马桶消灭了,人人都愿意出门来当志愿者。
走出家门,齐全的配套让我日子过得更舒坦。原先,我家窗外就是邻居自己搭建的矮房,晒衣架直接戳到窗户口。现在家家户户开门都敞亮得很,整齐的高楼建起来,走几步就是社区食堂。不远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建了、扩大了。便民菜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家门口”什么都有,这就是我们的幸福感。(本报记者 王宛艺 整理)
长宁区新泾镇居民区党总支邀请社区居民参与设计,推动生境花园嵌入居民区。本报记者 祝越 摄
用真心换真心,打造“社区会客厅”
刘懿静(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天虹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从机关下沉居民区,最大的挑战是角色转变。我原本在街道和民政部门工作,而到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居委会,真正成了社区治理的实践者。
我们社区是建成不久的新小区,居民以中青年为主,精神需求更高,传统社区治理经验很难“复制”。而且,由于居民和我们工作时段重合,联系主要通过工作手机,几乎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或是“见字如面”。
为了创造更多“面对面”机会,我到岗后不久启动了“天虹会客厅”建设计划,希望居民来居委会“沉浸式办公”的地方参加活动。尽管能当面交流意见建议的多是老年居民,但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我们请他们捎上子女、孙辈的意见,一起“参与式规划”。于是,在以往舞蹈房、乒乓室的传统功能上,“催生”出了烘焙坊、阶梯式影院……通过放大年轻化的需求,吸引中青年居民走出家门,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
居民咨询、联系我们的高峰时段是晚上八九点,我们几个居委会干部就在线上讨论解决方案,几乎没有时间顾及小家庭。有时我们给出的方案无法让居民完全满意,但居民们还是会对我们的努力表示认可。用真心换真心,我想,这或许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型社区的第一步。(本报记者 单颖文 整理)
村民们尽享乡村振兴“红利”
骆建峰(金山区吕巷镇和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在我们和平村白龙湖畔,伫立起一批白墙青瓦、低檐粉黛的田园房屋,这就是我们大胆探索的“创新型就地上楼模式”——吕巷和平村集中居住点“和平里”。
居住环境方面,“和平里”毗邻吕巷水果公园和初见主体的白龙湖,依园傍水,把美丽环境和发展成果让村民共享。房屋设计上,为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每幢房屋都有无障碍电梯、连廊等,并创新提出“空中村落”概念,即在楼层阳台打造空中花园,实现层层有绿地、户户有地种。经济收入上,通过与第三方商业主体达成合作,村民们“就地上楼”后,还可选择“自住一套+委托运营一套”的模式,一次性获得额外20年租金。第三方商业主体将把房屋打造为民宿,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和平里启动以来,受到村民欢迎。有的村民老宅年久失修,正好有了搬新家的机会;有人房屋闲置,也趁机盘活闲置房屋。今年3月和11月分别有两批村民公开选房。“和平里”项目总规划面积72702平方米,计划分5期建设,可安置328户村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中时时不忘百姓,让大家都能享受乡村振兴的红利,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本报记者 薄小波 整理)
作者:顾一琼 王宛艺 单颖文 薄小波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