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遗帮扶项目受益人群
近日,由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文体旅游广电局主办、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2021班玛县传统工艺研修班顺利举行。12位学员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老师及多位跨界创新行业的著名设计师带领下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调研考察与实践创作,收获颇丰。
01“教学相长,来日中流自在行”师生互动
在近20天的时间里,PACC设置了一系列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邀请学术专家及市场前沿的设计师,通过优秀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生动演绎,帮助传承人提高自己的能力。课程包含装饰图案、平面构成、色彩等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头脑风暴、优秀作品分享等方式实现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师生们纷纷来到PACC与各位传承人进行交流。通过传承人们分享手工艺创作的经验,研究生们将“学”与“问”结合,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老师的点拨下,交流探讨逐渐向更深层次推进。学习重在积累,事物不可一蹴而就,对于传承人与同学们都是如此,具备积累的情况下,方可捕捉思维的火花。
02、“授之以渔促新生”基础课程
PACC邀请到包装设计师刘东亚以及薄向伟、施斌,施军燕、宋连生等多位跨界设计师,联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康青老师一同为学员们带来有针对性的专业分享会和基础设计课程教学。各位老师围绕“传统非遗在当下社会的发展”给出了不同角度的建议,从手工艺产品如何适应都市审美,如何通过包装使产品增值,产品呈现以及品牌的宣传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多位设计师都带来了实物及材料,帮助学员们更好地感受与理解,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的传承发展理念根植于大家心中。
除理论学习外,学员们还在施军燕老师的带领下,动手制作皮具,从配皮开始到最终的包边装饰,最终每个学员都收获了自己满意的作品,相信之后还会创作出很多与皮具相关或者与皮具结合的跨界作品。
03“他人之石可攻玉”考察
本次研修班为学员们安排了苏州及上海多地的考察活动,借助上海位于长三角,周边相关产业活跃这一优势,为学员们一次性带来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手工艺制品。在震旦博物馆,学员们看到了来自不同朝代不同品类的丰富展品,也从先人的智慧中吸取了宝贵经验。
在黄道婆体验馆,传承人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蓝印花布的相关知识,完成了蓝印花布的手作体验,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传承人们对于蓝印花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图案之美,在于可控与不可控的微妙平衡之间。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拓宽眼界,借鉴其他手工艺的发展经验,有助于学员们更好地实现创新。
本色东西桥市集是一场创意的聚会。传承人们在此见证了工艺之美的多元化,不同的展位呈现不同的手工艺,传承人们在其中积极探索,发掘了许多跨界合作的优秀展品,收获颇丰。
04结业仪式
红叶遍地,丹桂飘香,两周的学习紧促而丰富,10月27日,结业典礼在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举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发表了寄语,提到我们中国人浓浓的思乡情怀,而乡情同样也是人情,在这近二十天的时间里,青海果洛的非遗传承人们与我们结交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位于长江的一头一尾,心手相连,也相互牵挂着彼此,同时他表示,希望传承人们能将研修所学带回家乡,将创造力与美的塑造力赋于家乡社会的经济发展,用创作为地方文明转型发展助力!
学员代表刚措说道,她深感荣幸能参加此次非遗研修班,此次研修班内容丰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家学到了很多知识。她自己将谨记老师的教诲:在材料和工艺上下功夫,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接受市场的挑战,努力创造有生命力的作品。这次的学习使她更加自信的同时确立了未来发展较明确的方向。
《“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35)
编者按: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更好地宣传上海市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主题报道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通过征集对口帮扶地区脱贫群众的笑脸照片,讲述幸福背后的奋斗故事,宣传展示本市助力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关内容将在“文汇”App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