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莎车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农业,在上海援疆的帮助下引进藜麦扎根莎车,开辟了一条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耐盐碱、耐贫瘠、耐旱、耐冷,古印加人民称其为“粮食之母”,有500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与氨基酸,更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网红”健康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助农增收效应明显,黄浦江畔的上海科技人想到了用藜麦来帮助对口地区的农户。于是,一项全新的“藜麦之乡”计划开始在4000余公里外的南疆叶尔羌河畔展开。
作为科技援疆的重点项目,莎车县阿瓦提村藜麦示范种植基地内,37岁的种植工人艾散越劳动,越感到幸福。加上养羊的收入,他和妻子两人一年接近入账15万元。他喜笑颜开,不久前,他为自己和妻子各购置了一辆新电动车。
2018年,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在喀什地委、地区行署以及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和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科技两委支持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实施“耐逆农作物高产优质育种及示范种植研究”项目。该项目由张蘅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承担,争取5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在全县全面推广藜麦种植,上海中科院抗逆中心在县内多次举办培训会,并邀请各村农民到藜麦基地进行参观。恰热克镇库尔干村村民斯马义·哈斯木看到昔日荒废的沙土地上种出结满穗子的藜麦后,惊讶不已,而在得知藜麦市场价达到10元一公斤时,便对藜麦产生了兴趣,并决定自己种植。
“我去了藜麦基地,看到收成特别好,所以我的16亩地也种了藜麦,一亩地能卖3500—4000元。除此之外,一亩地有500元补贴,还有免费的种子,我打算将其推荐给朋友,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斯马义·哈斯木说。
目前,喀什地区藜麦种植面积约有万亩。同时,科研人员也在对藜麦进行不断改进,争取为农民带来更高收益。
“中科院的实验室里面,仍然还在做品种的杂交、基因的一些培养、编辑,下一步,想把藜麦的抗逆性体现得更完善一点,一些新的品种也在不断地研发出来,希望有更好的品种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师王宏伟说。
莎车的藜麦不愁销路,上海早就在产业链上提前布局。去年3月,上海援疆前指总指挥侯继军、副总指挥张斌专门召开藜麦项目研究会议,听取逆境中心专家关于藜麦项目汇报,指出对于藜麦产业发展,要重视深加工产品,特别是开发休闲食品,藜麦提取物等。
莎车县委副书记、莎车分指指挥长陈剑表示,莎车分指将全力推进藜麦加工产业发展,在浦东新区的支持下,引进闽龙达公司积极研发藜麦系列产品。“只有发展产品的深加工,才能提高附加值,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变‘产品’为‘商品’,投入到上海的大市场,提高带贫增收能力。”陈剑说。
《“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6)
编者按: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更好地宣传上海市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主题报道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通过征集对口帮扶地区脱贫群众的笑脸照片,讲述幸福背后的奋斗故事,宣传展示本市助力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关内容将在“文汇”App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