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非遗传承人在上海研修牦牛绒制作技艺。
在雪域高原,牦牛绒这种温暖又珍贵的材料,上千年来温暖着一方百姓,也是高原生活的一部分。
“过去,我们的帽子大多用羊绒做的,下雨、下雪,一沾水就很重。要是能用牦牛绒——牦牛身上最纤细的、在头颈附近的绒毛制作,轻得很,不太沾水,那该多好。”青海果洛手工编织技艺传承人卓玛吉坦言,由于采集牦牛绒要靠人手工一点一点去扒,受限于牦牛绒处理的技术,她很少做牛绒产品。
后来,通过参加上海大学承办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卓玛吉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牦牛绒纺织及制作技艺传承人,“牦牛绒的毡化需要不停地揉搓,因此对制作者的耐心与定力有较高的要求。是上海的老师、设计师讲述了牦牛绒制作时的要点,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想法和灵感,一起开发了牦牛绒的包袋、毛毡、挂件。”
青海果洛德昂洒智藏书法技艺。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更看重产品的品质、样式与时尚度。非遗要走进现代生活,就必须敏锐把握住这一时代变化趋势,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现代审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表示,“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挂牌以来,组织多批果洛地区非遗传承人到上海美术学院进行研修培训,以“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许多传承人回到当地再次进行创作、制作时,其产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和生活需求,如“格桑花”藏银锻造服饰系列、“果洛的祝福”德昂洒智藏书法挂画系列、“舞动的果洛”树脂银饰茶具系列等,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好评。
果洛德昂洒智藏书法银饰系列
“我们非常珍惜在上海与老师、设计师、企业家深入接触学习的机会。但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培训结束后依依惜别时,上海老师口中的‘我会来看你’成了现实。”4000米海拔之上,学员们见到老师,热泪、拥抱轮番上演。有一位藏族姑娘,甚至一晚没睡,连夜用6小时梳理传统发辫来见老师,如同迎接盛大的节日。
“上海大学的老师,通过在上海办班,提升藏族手工艺人的技巧,唤醒牧民的市场意识,当地非常感激。但更让当地干群感动的是,他们并非蜻蜓点水,也不是拍脑袋上项目,而是克服高海拔低温缺氧的影响,设置固定的工作站,每年都深入深山腹地;克服语言障碍与牧民沟通,总结剖析藏族手工艺传承遇到的瓶颈以及与市场衔接中的难点堵点,并主动为手工艺品提供展示平台,联系市场潜在客户。”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玛沁县副县长马辉表示,能将身心“浸”在高原帮扶,是果洛最为看中的,玛沁县政府已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民族手工艺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探索更多样、更深入的帮扶协作。
《“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8)
编者按: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更好地宣传上海市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全面小康 一起幸福——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主题报道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通过征集对口帮扶地区脱贫群众的笑脸照片,讲述幸福背后的奋斗故事,宣传展示本市助力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关内容将在“文汇”App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