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江南市镇,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形象。静静流淌的市河是江南市镇最灵动、最有特色的景观,也是市镇贸易最重要的依仗。然而实际上,水对江南市镇的意义远不止如此,从深层的联系看,市镇的地理分布、形制结构等空间特征深受河流水系的影响。
市镇依水分布,因水兴废。
从宏观上看,江南市镇的地理分布受到太湖水系基本格局的制约。太湖以西,河流以山溪为主,源短流急;太湖以东,河流流速平缓,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正因如此,在太湖以西,水运颇不便利,集聚成市的情况不多,市镇非常稀少。而在水网密布的太湖以东,发达的水网孕育了星罗棋布的市镇,这些市镇顺着水流向太湖东-东南-南三个方向扇状展开:东有木渎镇、同里、周庄、甪直、罗店、南翔等市镇,东南有平望、盛泽、震泽、王江泾、西塘、枫泾、濮院等市镇,南有南浔、双林、乌青、塘栖、硖石、长安等市镇。
而从个体市镇的发展来看,市镇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市河的通达状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吴淞江沿岸的青龙镇。唐宋间吴淞江是太湖主要的下泄水道,它西通苏州,东到大海,江面宽阔。当时依托于吴淞江,形成了一个著名市镇——青龙镇。绍熙《云间志》记载,当时的青龙镇“瞰松江上,据沪渎之口,岛夷、闽、粤、交、广之途所自出,风樯浪舶,朝夕上下,富商巨贾,豪宗右姓之所会”,是江南最重要的海上贸易港口。然而南宋中叶以后吴淞江逐渐淤浅,青龙港随之衰落。到了明代,黄浦江逐渐展宽,成为太湖新的主要下泄水道,而吴淞江则成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此后,黄浦江畔的上海港逐渐兴盛,逐步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对于青龙镇来说,“成也吴淞,败也吴淞”,其兴衰全赖河流的通与淤。而对于上海港来说,黄浦江的展宽显然是其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
市镇规模形制,因水各异。
市镇依托市河而兴,故而市镇的规模常随市河在运网中的地位有所不同。江南运河是江南最重要的水运干道,因此,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市镇大多分布在江南运河的两岸。在苏州平望以北的河段上有浒墅、枫桥、平望等大镇。平望以南至杭州,江南运河的运道分为三条,各自都有重要市镇分布:东面连通嘉兴的古运河上有濮院、塘栖等市镇,中间运道上有盛泽、乌青、练市、新市等市镇,西面的吴兴塘上则有震泽、南浔、双林等市镇。依托于江南运河形成的市镇规模甚至可以大比州城。例如,湖州的南浔镇在明初周长近二十里,同一时期湖州府城仅有十二里,到了清末民初南浔已经发展出了街巷七十一条,以致民间流传着“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说法。运河支流上的市镇规模要稍小,其它河流上的市镇规模则更小。
市镇内部的布局形制通常决定于市河的结构形态。市镇一般是夹岸成市,因此如果市镇由两条交叉的河流穿过,那么市镇的街市往往沿河流形成“十字型”市镇,如南浔、海宁的丁桥镇等。而如果两条河道交叉成直角,那么会形成“丁字型”市镇,如嘉兴的王店镇等。如果只有一条河流穿过,那么市镇只能发展为“一字型”市镇,如王江泾镇等。
市镇经营特色,因水而分。
太湖以东的水系内部亦有差别,市镇也因此产生了经营特色的分异。太湖以东是一个碟形洼地,东部滨海地区偏高,西部近湖地区偏低,分别称为高乡与低乡。高乡地势高仰,水道稀少且浅狭,农田灌溉不便,明清以后其农业以植棉为主,成为重要的棉花产地,相应的民间棉织手工业也十分发达。低乡地势低洼,河网稠密,湖荡广布,适合植桑,明清时期成为桑蚕丝织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市镇的存在依赖于周边农村,因此农村提供的不同农业、手工业商品使得市镇发生了分化,形成了专业化市镇。这样一来,专业市镇的分布与水系的区域差异高度吻合,重要的棉织市镇如南翔、娄塘、七宝、罗店、周庄等都出现在东部近海的高乡地区,而丝织业重镇如南浔、乌青、震泽、濮院、盛泽等则都出现在近太湖的低乡地区。
概而言之,市河的通达程度、水运地位与河流形态深刻影响了个体市镇的兴衰、规模与形制,而河流水系的结构则决定了市镇的地理分布与专业市镇的空间格局。理解水系对江南市镇空间特征的塑造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江南市镇的历史,也可以为现代各类江南小镇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郑微微(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图片:东方IC
编辑:邵大卫
责任编辑: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