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关涉每一个中国人的饭碗,农业发展最基底靠的是种子。”就在此次赴京参会之前,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还赶赴奉贤区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调研,为不断完善手中的这份关乎“种子安全”的建议。
企业菌种实验室的显微镜下,他观察着小小一枚杂交菌种的奇妙:支撑着物种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孕育、生长的生命密码,也担负起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与生产安全,“种子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今年全国两会,这份热气腾腾的建议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要吃菜,要吃肉,就得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种子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他认为,当下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
保护:健全关键种子基因库,“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每次深入田间地头,张兆安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句话。
一次次走访调研、座谈讨论,让他感受到,在我国主要作物中,水稻、小麦、大豆等“中国粮”用上了“中国种”。“但目前,种子领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蔬菜种子中还有不少‘洋种子’。”他举例说,譬如玉米、马铃薯、胡萝卜、西兰花等常见蔬菜种子,往往依赖进口。
基于实践调研与相关资料查阅,张兆安提出,必须加快保护种质资源。“建议国家在进一步梳理我国种质资源基础上,加大对优势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他还认为,要加大力度保护已经育成的新品种,保证种业市场的良性竞争。
张兆安还有一个健全关键种子基因库的想法:在对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做出必要的、客观的、精准的评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种子产业发展规划。“保护农业生产的长远安全,就得建立起我国的农业生产护城河。”
研发:设立重大种子专项,突破“卡脖子”难关
“护城河”的建设,光靠保护远远不够。“种子安全,关键在于农业研发能力的提升;研发能力的突破,关键在人。”为此,张兆安提出要通过资金、技术等支持,加快培养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稳定的、专门从事种子研发的高端人才和领衔人才;加快培育一批龙头型、成长型的种子企业。
“攻克关键种子难关并不容易。种子的培养、研发过程非常长,一般至少在5年、甚至10年以上,研究过程投入大、风险高。”张兆安认为,有必要对一些高度依赖进口的品种,尤其是“卡脖子”的农业、畜牧业等关键品种,在一些种子阵型企业或科研机构创设若干个重点实验室、种子工程中心等,强化种子研发工作。并设立重大专项,引进专业人才,实现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重点突破。
与此同时,还需理顺科研和企业的协作机制,打破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之间的界限,建立完善科企紧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协作机制。以种业终端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振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事实上,将视线转向更广袤的田野,“乡村振兴”“农业发展”一直是张兆安建议中的高频词,奉贤、金山、崇明等市郊各区都留下了他深入调研的足迹。
张兆安年轻时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曾经很长一段时期专注于农村经济研究。他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始终怀揣着割舍不下的乡愁,便索性当起了“田园守望者”——履职近十五年来,从推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农村消费问题,到加快可降解农用地膜推广应用、支持粮食关键加工技术创新,几乎每年参加全国两会,他总会捎带上一封田间地头的“来信”。
“‘强村富民’,只有村级组织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有效推进各项工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离农民最近、最了解农民也最容易为农民了解,结成资产和劳动的联合也有利于农村共同富裕、和谐发展。”
关于乡村振兴,张兆安认为,要完善和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等各种模式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很大潜力和积极意义。他说,各级政府理应实行政策倾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并且推动农村股份合作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实体。
作者:王宛艺
图片:袁婧 邢千里 赵立荣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