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此前有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5亿,但截至去年6月,我国60岁以上的网民数量仅有约0.97亿人。就在去年1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国办发[2020]45号)的通知,根据该方案设定的目标,今年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明年底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感到,我国还有许多老年人仍处于互联网的大门之外。一方面是伴随着高龄、空巢、失能等老龄化问题,老年人往往很难及时掌握相应的智能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一些技术研发人员在开发各类平台和软件时,很少兼顾老年人的应用实际,即使是针对老年人研发出来的新应用、新技术等,缺少“适老化”考量,不够契合老年人的信息化能力,给老年人增加了使用难度。针对老年群体的应用型、体验式的数字化场景还没有很好开发,总量还不够多。而且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数字化学习的有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为此,今年两会,他带来了一份关于助力老年群体主动融入数字时代的建议。他建议,全社会要用前瞻的眼光来推动老年人适应数字时代,将老年人数字化应用从单纯地教会老人使用智能设备的“被动输入”,转型为推出数字产品时主动将老年群体的需求纳入预设范围的“主动融入”。并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出台激励措施,实现这一目标,推动老年人更多地融入数字生活,减少新的数字鸿沟,提升数字素养,让数字反哺老年生活。
同时,要打造泛在可及的老年人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体验式学习”这一更贴近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学习方式,为老年人享受各项公共服务实现“数字无障碍”创造前置条件。比如,鼓励各部门、各企业、行业、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等利用自身资源,在老年人方便可及的场所,设立出行、就医、消费等各类数字化生活模拟应用场景。再如,鼓励各类互联网(媒体)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放线上数字学习资源,打造在线体验、场馆云游、VR体验等特色数字学习应用场景,以多种形式向社区(农村)提供老年数字学习资源服务。
另外,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逐步从各级政府主导拓展到全社会共同参与。鼓励家庭内部依靠“亲友团”、鼓励社区建立“互助团”,各社会组织设立“志愿服务队”,老年教育机构设立“学习小组”等形式,通过逐步扩大助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有温度的数字化知识,帮助老年人享受到智能服务的便利和信息化发展的成果。
他还希望国家能出台针对老年人数字设施设备的法规规范,鼓励相关智能产品生产企业制定针对老年用户的硬件软件标准,提供适老化的数字化服务环境。
作者:单颖文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