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区域文化旅游融合有着先天优势。《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长三角文化旅游合作发展,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江南文化是构筑长三角“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好、传播好江南文化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记者在上海两会上采访时发现,政协委员们对这一观点有着高度认同。以江南文化为灵魂,“诗与远方”有望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流量担当”。打造一个整体性、品牌化的“长三角文旅圈”,成为关注焦点。
策划区域联动的“江南文化之旅”
民革上海市委提交《关于彰显江南文化特色,构建长三角大品牌的建议》,建议打造区域联动的“江南文化之旅”。
参与调研的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告诉记者,“文化让城市独具个性和魅力,而旅游是体验、传播城市文化的最佳途径。欧洲旅游线路的多样性给我们提供了良好启示。”他指出,现在去长三角一些水乡古镇旅游,几乎都是走一条老街,吃一顿农家饭,旅游纪念品也是千篇一律,同质化、过度商业化趋势令人担忧。
课题组为此建议,策划区域联动的“江南文化之旅”特色旅游线路,即以江南文化为根,长三角城市群在统一主题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各自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旅游产品,组成地方特色鲜明、地理位置相衔接、区域整体联动的招牌文化旅游线路。
提案也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方面发掘、遴选现有历史文化资源,设计深度人文旅游路线;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城市品牌资源,以艺术展览、演出等个性化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展示区域文旅融合成果,向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展示城市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提振文化自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从实际上促进长三角区域内的多方文化交流。”周武忠委员总结说。
长三角博物馆联动,让文物“活”起来
长三角有一批国家级乃至国际知名的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博物馆等,以及苏州博物馆等规模略小但极具特色的博物馆。近几年,各家博物馆举办了不少以“江南文化”为主题的展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南京博物院的“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浙江博物馆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幽居与雅集·明清山水人物画中的文士生活”,苏州博物馆的“集其大成——苏博馆藏董其昌及晚明各流派绘画特展”“大邦之梦——吴越楚玉器·青瓷展览”等。
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发现,这些以各家库存为主策划举办的主题展,虽然亮点颇多,但也有两点遗憾——一是展陈精品有限,二是观众为了观赏某几件“不容错过”的展品,不得不四处奔走。“上海应该加强与江浙等地博物馆的交流合作,整合这些主题和内容紧密相关的展览,推进长三角在文化上的交流和汇聚。”陈引驰建议,可以聚焦“江南文化”“长三角文化一体化”等主题,联合几家博物馆一起策划,以系列特设展览为主要形式办展,通过各主要博物馆“轮流坐庄”方式持续推展。长三角文物“活”起来,不仅让展览更精彩,也方便各地观众前往观摩。除了展览之外,他建议同步举办这些合展的系列学术研讨、刊印展览画册,在传承江南文化的同时,扩大并强化长三角区域的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化整为零”建“江南传统生活记忆馆”
在上海,当我们讨论“江南文化”时,谈的是什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卢永毅、蔡永洁等市政协委员发现,人们有时候更容易聚焦在郊区古镇与乡村上,却忽略了中心城区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在他们看来,老城厢是上海城市的起源,其历经数百年形成的江南传统城镇遗存丰富,是构成大都市文化多样性的珍贵资源,应该“用好用足”这些资源。
卢永毅、蔡永洁等委员还发现,目前的江南文化研究和宣传比较偏重于地方历史和民俗风情,对其物质文化精华——建筑、园林、室内家具、服饰、日常生活器物等传统工艺的系统性基础研究不够。放眼国际,欧洲、日本等都有保存生活历史、设计文化和地方传统造物工艺的博物馆、民艺馆,除收藏、研究、展示、体验功能外,还在教育、交流、培育创新产品等多方面发挥长久作用。为此,他们建议,由市、区两级政府相关部门牵头,邀请学者、艺术家、传统工匠和现代设计师等,广泛听取意见,利用老城厢风貌保护区全面开展旧改、保护与更新的关键机遇,组织筹建老城厢“江南传统生活记忆馆”。考虑到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而老城厢的风貌特征又是“小街、小巷、小建筑、小园林”,可以化整为零、灵活多样地建立起功能复合、多种经营方式、不同主题的“生活馆”“工艺馆”等,以此形成老城厢历史风貌和传统工艺活态保护的空间网络、系列展示和场景体验。
作者:单颖文 周渊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