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上海两会期间,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收到了来自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送来的一面锦旗。总经理王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研发用地比例从15%提升到40%、容积率从2.0到2.5、建筑高度从30米到50米,这样的突破来之不易,盛美半导体上海临港研发及生产中心项目终于能落地了。”
企业的获得感来自临港新片区新年的新目标:对标国际最高水平贸易协定和新加坡、迪拜等国际高水平自贸园区,抓准制度创新方向,推动100项制度创新和工作突破。
土地竟然成为了制约研发的一个难题
盛美主要是做半导体单片清洗设备,这在半导体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艺,在整个生产工艺步骤占三成。
王坚总能一口气介绍自己的产品:自主研发的清洗机SAPS与TEBO首次解决了兆声波清洗技术在单片晶圆清洗设备上应用的两大世界性难题——SAPS解决兆声波在硅片表面的均匀性难题;TEBO解决兆声波在图形硅片上的破坏难题,使得客户端芯片成品率比国外同类产品提高了数个百分点,“我们最近还完成了单片槽式组合清洗机Tahoe设备研发,除了保证清洗效果外,还有望解决困扰集成电路制造多年的硫酸用量大和处理难问题”。
“研发是公司的灵魂——360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了150人,申请专利737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有230项。”但王坚不曾想到,土地会成为制约研发的一个难题。
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以设计、材料、装备、封装和中试等为特色的产业生态渐显雏形,盛美看中了积塔半导体等行业内企业的潜力,想通过拿地方式在临港装备产业区中落地项目,成为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一环。
盛美正朝着建设综合性集成电路装备集团方向努力,希望在研发用地上能占比40%。但根据目前的《上海市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规划土地政策实施办法》,针对产业转型发展、科研创新特点,鼓励产业项目类工业和研发用地,允许配建科研创新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5%。
“这一速度甚至比特斯拉的土地规划更快”
“以往工业用地、研发用地都是分开申请,这个项目比较特殊——研发和工业混合放在一个地块里面。”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规资处姜茁是盛美土地申请专员,深知在产业不断集聚的过程中,土地使用会出现各种多元的需求;但刚听到这样的需求,他还是有些意外,在与临港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临港集团装备产业区招商团队现场调研后,他确认了企业需求的合理性。
与企业目标适配的土地用地面积64亩,与传统制造业相比,体量比较小,如果按照15%的比例安排研发土地,确实承载不了集成电路企业的研发需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也曾设想过“产研分离”的方案——生产在产业区,研发在滴水湖。但最终为了企业更便捷的发展,他们还是决定“麻烦自己”——用最快速度争取市规土局的支持,对土地规划进行调整,为企业量身制定规划。
此前没有先例。根据企业年产值130台、远期目标400台清洗设备的目标,管委会和盛美不断测算。最终制定规划:厂房占地比例为六成,研发用地占比四成。
最初,盛美希望研发大楼的高度能到80米——形象上更为突出,但产业区普遍高度在30米以下。规资处一方面给企业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和市相关部门对接,最终研发大楼定在50米高——既能满足企业对形象的需求,也能满足功能上的需求,而且还将容积率从2.0提高到了2.5。
“研发部分是不是企业自用?研发到底需不需要40%这么多?”市相关部门对细节把控相当严谨,管委会的汇报和论证也非常细致。抱着支持创新突破的态度,相关部门最终对企业的诉求给出了积极回复。
盛美也努力把土地更高效地用起来。比如,他们把停车场建在了楼顶上,为了保持绿化率,还设计了屋顶花园等。“项目有功能需求,政府有管控需求。”姜茁回顾一个多月的经历感慨,“这一速度甚至比特斯拉的土地规划更快”。
管委会将进一步总结推广“盛美案例”经验
王坚正在畅想未来:盛美将加快产品迭代速度,一方面在临港投入本土研发资源,并整合优秀的国际团队,研发更多新产品;另一方面,建设先进的制造基地,朝着综合性集成电路装备集团快速奔跑。
经历了盛美的案例,管委会也在进一步总结:这样的综合用地方案在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企业中或许将成为常态。
“有的生物医药企业想建一个医院,有的集成电路企业需要的土地总面积可能更小、研发用地比例更高。”姜茁说,临港正计划探索“产业混合用地”这样新型的土地类型,生产研发比例不受限。另一种方案是,通过盛美的案例,申请混合用地的兼容比例,“好比把判例推广用于同类项目”。
拓展土地类型,这只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新年计划的一项制度创新。记者获悉,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与风险防范处目前正与市级部门一一对标,在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税收制度和城市建设方面做好制度创新策源工作,提出了100项制度创新的列表。
市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认为,临港新片区要充分发挥在制度创新上的优势,进一步探索先行先试的开放措施,并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
能在制度创新上大胆闯也要有“压舱石”。市人大代表刘信义表示要探索“沙箱监管”,研究明确适格主体、实施流程、消费者保护、监管协作等重点内容,在安全空间内鼓励创新产品进行测试。
作者:祝越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