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市政协全会最热闹的场面,一定出现在委员现场咨询活动环节,今年也不例外。根据相关统计,前天下午举行的现场咨询吸引了311名委员参加,他们共咨询223个问题。无论是参加人数,还是提问数量,今年的现场咨询都创下近年新高,比去年增长30%以上。
今年,市政协调整了现场咨询的举办时间,从往年的中午挪到下午。据了解,这一改动主要是为了让委员能更好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设在中午的话,由于下午还有分组会议,现场咨询时间就必须为分组会议让路,有些关注多个话题的委员可能来不及和所有政府部门交流。综合各种因素,市政协调整了分组讨论的议程,把下午3点这一“黄金时段”留给现场咨询。从今年创新高的委员参与人数和咨询提问数量看,改进成效初步显现。
作为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已走过70年历程,如今依然在不断优化完善,哪怕是一些细节安排,现场咨询活动就是一例。笔者查阅资料发现,2006年开始,上海市政协增设现场咨询活动,进一步畅通完善委员参政议政渠道。最初几年,现场咨询被安排在当年政协会议开幕前;2013年起,这一环节被放在政协会议开幕后,而在许多年份又大多被安排在中午举行。
从政协年度全会开幕前的“序曲”,到成为全会期间的一项重要安排;从选择午休时间举办,到如今登陆“黄金时段”——现场咨询的不断优化,折射出它日益受到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以及政府部门的普遍重视;而这种重视,根植于它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很多人都把政协会议的现场咨询亲切地称为“摆摊”:每年咨询现场的几十个“摊主”,分别来自市政府各部门、“两院”,以及地铁、电力等公共服务企业。面对“有备而来”的各位政协委员,这些部门无法预设提问内容和范围,对于委员的问题,必须现场给予回应。为了做到“有问必答”,每个“摊位”后,都有该部门核心处室的十几位骨干坐镇,而部门负责人则在台前直接“接招”。虽然每次现场咨询都会有“较真”的委员盯住一个话题持续发问。但事实上,他们并非是要故意“为难”政府部门;恰恰相反,“较真”是着眼于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为了提供思路而不是要问倒对方。事实上,在现场咨询活动中,处处可见建设性的“你来我往”,最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当前,市政协全会期间的这一现场咨询活动已成为社情民意与政府部门之间无障碍沟通的重要平台,它的发展和完善,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证明了协商民主和“中国之治”的活力。
作者:张懿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