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环境如水,企业是鱼,水好不好,鱼最清楚。我们还问了一些离开上海的‘鱼’,外地的‘水’好在哪里?”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何品伟委员这样概括市政协社法委历时4个月完成的“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课题调研的情况。
调查显示,70.9%的受访者表示上海的营商环境“比较好”或“很好”,90.8%的企业仍考虑继续留在上海;79.6%的企业将上海作为2019年的首选投资地,上海仍是大多数企业发展的优选城市。
为全面了解“水好不好”,课题组将调研重点放在企业感受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上,召开16场各类调研座谈会,深度访谈120名在沪企业家,完成1077份营商环境的结构性评估问卷,并赴北京、广东等地学习调研,全面了解市场主体对上海营商环境的总体评价和愿景期待。
法治环境是上海独特软实力
“营商环境是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有影响的一切外部环境的总和,包括政策、政府、社会、国际等多重因素。”何品伟表示,课题组首先对“营商环境”作了定义。他同时表示,世界银行指标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上海应当根据战略定位对标更多、更高、更符合上海特点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调查显示,上海营商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发展趋势向好。有52.5%的受访者认为上海营商环境“比较好”,18.4%的受访者认为“很好”。从总体看,上海营商环境处于较好水平,但相对于国际国内领先城市还有持续提升的空间和要求。
对法治环境的满意度为75.1%,相较于其他环境,法治环境成为上海独具的软实力,无论是从体制机制还是执行等都得到较好评价;对人文社会环境的满意度仅次于法治环境,体现出上海城市精神和人文社会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求问外地的“水”好在哪里
对那些离开了上海的“鱼”而言,外地的“水”好在哪里?何品伟介绍,课题组接触了一些已经和打算离开上海的企业。企业家们反映,上海营商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包括政策知晓度、精准性、衔接性不够,影响政策的落地见效,“企业反映,存在政策难知晓、难理解、难享受等问题,申请政府项目、扶持资金时,需要从‘千页文’‘万言书’的政策中查找关键信息和准备申报材料,牵扯企业大量精力,委托中介机构又增加企业成本”。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人才,本市人才政策的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尤其对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而言,“招人难”和“留人难”并存。
此外,企业经营成本高、负担重,以及一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够强、依法行政水平需提高等,也是企业反映集中的问题。
监管和服务要允许“政策留白”
结合实地调研和座谈访谈情况,课题组认为,上海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4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营造沟通顺畅的政策环境,何品伟建议用企业家听得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政策“划重点”。比如,北京“首都之窗”网站打造统一完整的营商环境宣传发布平台,并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以视频形式讲透政策“干货”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创新新型业态的监管和服务模式,允许‘政策留白’。”何品伟进一步表示,市场模式的创新远远快于政府监管体系的改革,要给新生事物“政策留白”,为新型业态设置风险控制的红线,在红线以内可以让市场主体去尝试、去试点。
如何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课题组建议,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比如对暂时无法落户的人才,建议引进类积分分级、分行业管理、积分梯级对应,探索采用有区别、分阶段地在教育、医疗、购房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等措施。
课题组还为上海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立下“七个坚持”:坚持以构建与全球城市相适应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以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方向;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坚持以对标世行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坚持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紧要;坚持以完善“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环境为特色;坚持以市场主体感受度为评价标准。
作者:周渊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