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开放式自助服务接待区。 本报记者 赵立荣摄
“一网通办”为城市治理运行注入韧性
在上海,“一网通办”改革一直走在国内前列。经此一 “疫”,我们更加确信,“一网通办”不仅可以在“平时”为上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更能在“战时”为城市有效治理与运行注入宝贵韧性
疫情不仅成为网购电商发展的催化剂,也使得致力于“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的上海“一网通办”凸显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在防控最吃劲的时间,虽然人员流动交流受阻,线下办事受限,但上海通过“一网通办”开创出多种在线服务新模式,保障了政务服务的有效覆盖。困难越大,越要深化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围绕“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进行部署时,明确提出“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同时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表明,国家高度重视“一网通办”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功能,并且将其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上海,“一网通办”改革一直走在国内前列。经此一“疫”,我们更加确信,“一网通办”不仅可以在“平时”为上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更能在“战时”为城市有效治理与运行注入宝贵韧性。
有智慧,更有温度
3月的一天,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渐渐趋好,一家民企打算在浦东新设一家企业,拓展经营。但此时,企业负责人罗先生却因为疫情而被困在外地。如果继续等待,那么,即便他回到上海,也得先居家隔离14天。本来就已被耽误的发展计划,眼看还要继续搁置下去……
正犯愁时,罗先生获悉,浦东新区在“一网通办”平台上推出“远程身份核验”服务。不管企业要办理哪种类型的登记、变更事务,相关人员一次都不用跑现场,只要在手机端登录办事系统,就可通过人脸识别等生物验证方式完成身份校验,进而办理后续事项。很快,罗先生就在手机端完成了远程身份识别,企业注册也一路畅通。四天后,同事就被通知“可以去领新的执照了”。
这套远程身份核验系统是今年2月3日紧急升级上线的,可以对办事事项、办事人员、服务范围实现“三个全覆盖”。由此,浦东新区各类涉及企业登记变更事项,当事人从此不再需要为了核验身份而跑去办事大厅。这种“全程网办”能力,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政府涉企服务不断不乱。
统计显示,该远程核验系统上线后短短3个月,就服务了浦东新区近8000家企业、约2万人次。除了罗先生这样的新设企业,它也为企业的增资扩股扫清了障碍——按照传统做法,存量企业办理此类变更,所有股东都必须亲自到场,但要协调大家的时间非常困难;而现在,只要每个股东都分别通过手机完成一次远程在线身份识别,整个办事流程就不会受到任何延误。
事实上,此次疫情中,上海各区各部门基于“一网通办”,涌现出许多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能力的案例,为城市“智慧治理”增添了更多温度。
市发展改革委通过“一网通办”和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出“全程不见面”的投资项目网上备案、核准服务,今年以来共备案项目1700多条、核准100多条。对于备案项目,企业不用递交纸质材料,备案意见可以在线下载打印;对于核准项目,已进入上海市电子证照库的材料可以远程调取,对于暂未入库的材料,也可以通过快递递交,从而实现项目单位全程零跑动。在疫情防控期间,市科委调整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的有关办事流程,以“承诺制”推动全程网办,迄今已有2万多外籍人才受益。
总体上,疫情暴发以来,依靠“一网通办”,全市政务服务很快就在线上全面恢复。3月份“一网通办”日办件量就已回升到去年常规水平,4月份的日均办件量更是较疫情发生前实现翻番式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一网通办”目前在线办事的比重已从之前的25%左右提升到50%以上。这充分表明,面对疫情考验,“一网通办”以自身的特殊优势,使得整座城市临危不乱,镇定有序。
新招牌,新名片
2018年,同样是在当年的全国两会时间,上海率先提出“一网通办”改革。两年多来,上海“一网通办”不断迭代升级,从“能办”不断迈向“好办”,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制度框架和服务体系,接入事项越来越多,服务能力越来越强,覆盖人群越来越广,它所提出的“进一网、能通办”“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理念,已在全市广泛落地、深入人心。
目前,上海“一网通办”拥有实名用户2300多万,法人用户超过205万,基本上实现了对本市人口和活跃市场主体的全方位覆盖。“一网通办”累计接入市级部门53个,接入的办事事项近2400项,其中,“最多跑一次”的事项达到2179项,占所有事项的94%;可以“一次都不跑”的全程网办事项,占比高达82%,总量突破1900项。
多份第三方评测显示,上海“一网通办”改革在全国持续处于领先水平。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上海市民和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体验度显著提升。人们公认,“一网通办”已成为上海政务服务的“金字招牌”,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名片”。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打造的开办企业“一窗通”,可以作为观察“一网通办”在“平时”改革成效的窗口。对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的要求,上海实际上已提前达成——“一窗通”是国内第一个开办企业的网上服务平台,通过它,申请人从申报填表,到领取执照,全程都无需到登记机关办理,真正做到“不见面、零跑动”。只要提交的材料符合要求,最快两天内,企业就可以拿到执照、发票和公章,进而开展业务。
这样一套因“一网通办”而落地的便利化机制,实际上是以市场准入的“在线化”和“无纸化”支持了企业经营。统计显示,疫情之下,上海新设市场主体依然保持较为旺盛的势头,至3月底,共有市场主体274.4万户,同比增长6.8%;3月新设市场主体的注册资本(金)总量达1884.3亿元,增长16.5%。
“一网通办”之所以能在“平时”与“战时”都发挥打通经济循环、帮助群众办事的功效,主要是抓住了数据这一关键的治理要素——通过组建市大数据中心,形成全市政务数据统一归集、治理、应用的局面,从而对政府服务提供“数据赋能”,让城市治理切入“数据之治”,以“数据多跑路”实现“市民少跑腿”。
同时,上海“一网通办”更是“改革之治”的样本。着眼于“高效办成一件事”,上海全力推进政务服务的革命性再造,围绕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大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做到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受益于“一网通办”的改革举措,在上海开办企业、登记财产等5个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均有显著进步,办事时间缩短70%、手续环节减少三分之二,“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正快步走向现实。
借势与攻坚
善于“借势”,是“一网通办”改革的一大特点。此前,上海“一网通办”一直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倒逼政府“放管服”改革。而疫情之下,“一网通办”如何用好“化危为机”的改革势能,如何通过“平战结合”打开未来的改革空间,已成为许多人思考的方向。
事实上,很多在“一网通办”平台上推出的应急服务,都不能算是“从天而降”的突变,它们此前大都早已开始酝酿和行动。在近期集中推出,更多是一种水到渠成。
浦东新区这次推出的“远程身份核验”提醒,确切地说,是在去年试点上线的。但那时该系统仅用于企业登记的某个环节;疫情暴发后,浦东对该核验系统进行升级,使它从覆盖单一事项,转变为对所有办事事项、办事人员、服务范围的全覆盖。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接入“一网通办”是在2018年。去年,该平台按照办事时限、所需材料“双减半”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升级,突出网上办事的优势,从而才会在疫情中具备全面服务“全程网办”的能力。此外,市科委“外籍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在线办理,之前也已对部分用人单位和专家开放,疫情只是加速了它向普惠、公开的政务服务转变的节奏。
来自相关主管部门的信息显示,目前“一网通办”被疫情所催生的大部分应急服务,有很大可能会被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常态化举措;不仅如此,相关方面还将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的方案。
以杨浦区为例,疫情之下,该区通过即时通信、远程视频、热线电话等作为“一网通办”的重要补充,帮助重大项目梳理审批路径、识别关键节点、协调解决问题,保障了所有65项重大工程全部按节点推进。目前,杨浦区正以此为基础,切实做好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平台和跨部门审批审查中心,实现从“企业申请服务”到“追着企业服务”、从“项目等人”到“人等项目”的转变。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步骤,近期杨浦区在全市乃至全国率先做到“两个免于提交”(凡是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让法人办事更加快捷高效。
而在浦东新区,为更好服务企业,平台除了继续完善远程核验系统的功能,还将通过完善告知承诺、信用监管等手段,将政府服务和监管更多从事前向事中事后监管迁移,从而在实质上压减办事流程、优化办事体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一网通办”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核心关切,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拓展城市治理和服务的边界与深度。面对当前种种不确定,“一网通办”将不断进化完善,以科学治理的数据之智,流程再造的改革之心,赋予城市这个生命有机体更多智慧与温度。
作者:张懿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