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南京工厂的智能生产线。 (上汽大通供图)
“我们已经不再下棋了!”IBM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数字官陈怀宇昨天在“AI智算互联,赋能制造”分论坛上,来了个开门见山。
在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制造业回归口号的背景下,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迎来黄金发展期,并再度赋能制造业,使其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国际巨头布局AI
很多人接触人工智能(AI)概念,是从IBM的“深蓝”开始的。
早在1952年,IBM就做过利用计算机下跳棋的项目,那时还没有AI的定义。1997年,深蓝计算机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AI第一次具备了在某些专业领域挑战人类智慧的潜力。
不过,此类AI任务单一明确,输赢对错一目了然。在陈怀宇看来,现在,包括IBM在内,人们更关注AI在制造业领域的企业级应用。“这种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说,“试想一下,如果因为AI问题造成工厂系统宕机一小时,那将会是多大的损失?”
据介绍,IBM与国内某芯片面板制造商合作,率先研发了AI缺陷检测系统。过去检测面板质量,需要先在工作场所采集图像,然后发送至检测室进行人工检测,最后结果反馈回工作场所采取修正。如今的系统经过AI学习后,能清楚检测出140类不同的缺陷情况,最终减少时间80%,每年为企业增加利润1000多万美元。在此基础上,IBM又提出新的方案,就是缺陷自动修复系统。陈怀宇介绍,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缺陷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不能通过编程来实现。因此,他们重新制定修复路径,并引导机器进行自我学习。
同样,罗克韦尔自动化相关负责人昨天也透露,他们加大了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尤其是在AI领域,推出了全新模块,可借助AI技术检测生产异常,无需数据专家即可执行预测性分析,并在必要时提醒工人进行调查或干预,让企业能够简化决策过程。
中国企业迎头赶上
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方面,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应对。
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引领创新的最新一批共10家工业4.0“灯塔工厂”名单,上汽大通南京工厂成为这次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这些“灯塔工厂”涵盖多个地区,跨越不同行业,在克服挑战,升级制造系统,应用AI、大数据分析和3D打印等前沿科技方面作出了表率。评选的依据是看企业能否综合运用新技术来提升经营效率并推动企业创新。
昨天的论坛上,上汽大通介绍了南京工厂的相关理念。其智能生产线的优势在于,从车型开发阶段开始,就让用户深度参与全过程。“C2B模式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直联‘需求者’和‘生产者’两端,实现更加扁平化的商业过程。”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表示,它改变了汽车设计、生产和品牌传播的传统模式。从预测发布、用户下单、计划排产、零件入厂,直至整车生产、质检、发运的每个环节,都充分展现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定制”理念。
具体来说,早在消费者下单之前,工厂就已通过自主开发的“蜘蛛智选”智能选配器,在产品定义前期与用户实时交流互动,打通产品、用户需求、制造过程中的数据链壁垒,从而能够准确响应用户定制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企业的全业务链数字化在线。
当订单来到工厂,集数字化基因于一身的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将共同协作,同时,公司借助基于网络物理系统、物联网、云计算以及AI的综合性制造技术,快速响应及实现众多配置组合的开发,将每一个订单的相关信息高效、准确地传递至制造现场。
人机协同柔性发展
未来,在制造业,AI能否和人类和谐共处呢?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表示,机器人将不只是智能制造生产线中的一台设备、一个制造环节,更是一个智能化平台,能够提供柔性化、定制化生产及各类相关增值服务,从而驱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机器人+AI”将使制造业更加柔性化、智能化,使制造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模式发生颠覆性变革。比如,利用机器视觉等感知技术,各种感知系统形成的数据的深入融合,加上AI技术,企业将形成自主决策,实现机器人自主规划、作业、检测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的“自动化”追求的是机器自动生产,本质是由机器代替人,而现代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进程,则更多追求机器的柔性生产,其本质属于人机协同。
在全新理念的引导下,机器人可以更多承担重复简单甚至是危险的工作,帮助人类从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机会。工厂不必担心AI做出错误决定延误生产,也不用考虑人在做重复劳动时效率降低的问题,双方取长补短,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方式无疑更符合生产的需求,也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作者:张晓鸣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