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上映的电影《第一夫人》讲述了肯尼迪总统被暗杀的四天时间里,其夫人杰奎琳的所遇所见、所想所思。杰奎琳一向以优雅和时尚品味为公众所熟知,但电影却揭示了一个真实、陌生的杰奎琳。电影只讲述了四天的故事,但串起了她一生的线索。
(一)
1963年11月,杰奎琳·肯尼迪亲历了她地丈夫、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倏然从“第一夫人”华座跌落,遭受失夫、“失业”的双重打击。
“第一夫人”本是个“身份”而非“工作”。但电影中的杰奎琳,却显然把它当作了一份“工作”。结果,纵然她曾经是站在总统身边、极富时尚与外交魅力的第一夫人,可随着丈夫遇刺被害、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当即履职美国新任总统,她不仅痛失丈夫、还跌入了巨大的身份迷失与焦虑。
她不再是第一夫人,也不再是肯尼迪的妻子;她成了肯尼迪的遗孀,肯尼迪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失去了“工作”的女子。
事实上,在24岁那年嫁给当时的众议员约翰.肯尼迪之后,她便辞去了在《华盛顿先驱报》的摄影记者工作。比较有意思的是,中学时代曾以“不做一个家庭主妇”为志向的她,在嫁入美国当时最有政治经济影响力的肯尼迪家族之后,便开始围绕丈夫规划、建设自己的人生。
让丈夫为自己骄傲、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做一个优雅美丽、能为丈夫政治生涯增光添彩的第一夫人,就是杰奎琳的“工作”、她的人生理想。
杰奎琳自己在接受一个电视采访时曾说,她心中的“第一夫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照顾好总统,照顾好家庭,让总统无后顾之忧,能够好地效力国家。
(二)
当然可以理解。也不是在批评杰奎琳。
其实,杰奎琳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女人。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是,女人通常情况下很难取得男人所能抵达的成就高度,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其它专业领域。
相比较于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内付出持久、孤独的刻苦与努力,还要承担“不一定能有大成”的事业风险,一个有雄心的女子在上世纪五零、六零年代,想要“做出大成就”的一条路径、或者说捷径,便是:相中一个能做出大成就的男子,做他的人生伴侣,将丈夫的光环,变成夫妻的光环。
这条路径,当然也门槛很高。杰奎琳所有曾经接受的教育,从姿态礼仪培养,到琴棋书画、艺术音乐、舞蹈马术,一方面固然是她的个人兴趣与爱好,但更是为日后做一个上流社会的名媛而做准备,提升自己在婚恋市场的价码。
她的母亲,走的是一模一样的路,通过第二次婚姻成功提高了自身与杰奎琳的生活阶层。她对杰奎琳未来道路的期待亦如此。
杰奎琳一经成年,就频繁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试图结识更多的优秀潜在婚配对象。她曾经与一个银行家的后代订婚,但对方家世显然不能与肯尼迪家族相比,于是在22岁那年毁了婚约。
肯尼迪家族当时的财富,在全美排前十,约翰·肯尼迪的父亲是罗斯福总统时代第一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后来更任美国驻英国大使。约翰·肯尼迪本是家中次子,但因为哥哥在二战中牺牲,身体一向不好的他,被家族列为“未来的总统候选人”作为重点培养、扶持对象。
如此笼罩在光环中的男子一出现,杰奎琳迅即做出了决策与选择,于24岁那年嫁给了长自己12岁的约翰·肯尼迪。
(三)
杰奎琳的人生与婚姻策略,绝非孤本。在许多类似的婚姻中,因为夫妻之间关系比较稳固,也都长寿,最后相偕以老,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而杰奎琳则揭示了这种人生与婚姻策略的“风险面”。由于肯尼迪遇刺,这位31岁入驻白宫、成为美国史上最年轻第一夫人的女子,在刚自筹资金把白宫翻修一新,并凭借个人修养、魅力风靡全球之鼎盛时期,于两年零十个月之后,凄然离开白宫。
在《第一夫人》中,我们也多次看到她因此而产生的巨大失落感。新第一夫人在丈夫宣誓成为美国总统之后难以抑制的笑容、在白宫里挑选窗帘的颜色,都刺激着杰奎琳敏感的神经。
终究,如果太阳不再发光,那失去光源体的月亮,就只能叫月球。
此时的杰奎琳,不再是White House的housewife,也不再是肯尼迪的housewife。
因为没有自己赖以为生的职业,因为一直靠着丈夫的收入而生活,这位此前一年买衣服的钱就能烧掉总统丈夫一年年薪的前“第一夫人”,在顷刻间,就要从“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套新衣可穿”的云端生活,跌落凡间,过起平凡的日子。
在肯尼迪葬礼举行前,杰奎琳已颇有“远虑”地对肯尼迪母亲说:林肯遇刺后,他的遗孀南希在贫困中了却余生,权靠变卖家具维系生活。如果,我卖掉几件家具,应该可以供孩子们读完大学。
肯尼迪家的人回她:放心,我们绝不会让你如此。
听来是安慰,可却透着人生的无奈与无力感。一个年轻的女人,得靠他人的承诺,才能对自己和自己孩子的未来,怀有希望。
可谁知道,命运之手,不会又一次和你开个玩笑?
(四)
说回电影《第一夫人》,它就像是处心积虑地要为杰奎琳祛魅。
电影中的杰奎琳,在那个极端的处境里,体现出的人格特点更多不是镇定冷静,而是:名利心与虚荣心重,很强的世俗欲望,善于操弄媒体,个性紧张、敏感,关键时候甚至任性,也易焦虑。对公众和在私下,几乎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神情与表现。
她最后意识到,自己任性地为肯尼迪谋一个盛大的葬礼,不是为了肯尼迪,也不是为了传承他的遗产,而是为了她自己。
抓住很可能是最后的一个机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那是前美国第一夫人向世界政治舞台做的告别演出。她要这演出隆重与浩大,被世人铭记。
她效仿林肯的葬礼来操办肯尼迪的,她要肯尼迪如林肯一般被世人铭记。
肯尼迪地位越高,她作为肯尼迪夫人的地位越高。
挺分裂的一个角色。
也许,真实的杰奎琳就是分裂的吧。
一面要做公众面前的完美“第一夫人”,时刻优雅、端庄、时尚,苦心营造“第一家庭”幸福和睦的形象;
另一面,却在真实的私生活中,又不得不忍受丈夫的风流成性,包括那段与梦露的“著名”绯闻,以及后来梦露的离奇自杀——这起自杀,就发生在肯尼迪遇刺前一年。
电影中,没有明确提到这一点。但是,有暗示。
杰奎琳在对牧师告白时说:“我们甚少同床,即便是在他出事前的那一晚,也没有。”
“有时,他(肯尼迪)孤身走进沙漠。就让他去被魔鬼引诱吧。但最后,他总会回到我们身边,回到他所爱的家庭。”第一夫人又如此对采访她的记者说,眼神凌厉。
选择任何一条道路,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命运早暗中给一切标好了价码。
电影《第一夫人》没有演绎杰奎琳之后的生涯,仅截取了她生命中很短、但最关键时刻的人生片段。但这些片段,却为解释杰奎琳后来的人生选择,埋下解读线索。
她的虚荣心,她习惯于购买奢侈品,她对一套套华服的迷恋,她对风光生活的眷恋,她对未来生计的担忧......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解释她为什么后来会选择嫁给大自己23岁、且风流成性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
那年,杰奎琳39岁,奥纳西斯62岁。
如果说,经由肯尼迪,她见识了世界权力的顶峰,经由奥纳西斯,她迈进了一个富丽堂皇、用金钱堆砌的浮华世界——哪怕,这个婚姻千疮百孔,漏洞百出。
(五)
奥纳西斯贪恋杰奎琳“前第一夫人”的盛名,杰奎琳图慕奥纳西斯的极致财富和这财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极致的财富光环本身,是对杰奎琳虚荣心的极大刺激与满足。
经济层面说,如果,一个有欲望的女人自己不能成为豪门,她便需要攀附一个豪门。
价值实现层面说,如果一个女人不自信,不能创造足以自傲、自信的价值,她需要靠身边男人的“身价”来为自己“标价”。这是很多女人确认自我价值的一条“捷径”——虽然这条路其实并不那么好走,并且危机重重。
找个男人予自己以光环,这种取巧的做法,其实是对自己的人生放弃责任承担,是一种责任逃避。
第二次结婚后的杰奎琳,有相当多的时间消耗在购物上,她挥金如土,疯狂购买衣服和鞋子,她参加各种聚会,用来展示自己的时尚与品味。传闻她一次就能拎回200双鞋子,每个月的消费都远超奥纳西斯给她的零用钱配额。
面对惊人账单,奥纳西斯很快开始懊悔这桩婚事,他频频开始与自己从前的情人、希腊著名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私会,再让杰奎琳从报端看到他们私会的消息。据说,此举是为了引起杰奎琳的醋意、希望她对他更加珍惜与尊重。
更据说,为了羞辱与教训杰奎琳,奥纳西斯甚至放风给摄影记者,策划了当年轰动一时的杰奎琳裸照门事件,是他泄露给外界杰奎琳裸泳的地点。
然而,杰奎琳既没因此而产生改善婚姻窘境的念头,也没有选择离开这桩千疮百孔的婚姻。她既没有改善这桩婚姻的动力与能力,也没有离开这段不幸婚姻的勇气与实力。
她只是,经常独自回到美国,一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独居纽约生活。
后来,奥纳西斯修改了遗嘱,将第一受益人变为自己的女儿。
奥纳西斯过世后,杰奎琳不得不与奥纳西斯的女儿打起遗产争夺战。最终,她一次性获得2600万美元的补偿,而奥纳西斯的女儿继承了父亲十亿多美金的遗产,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
(六)
第二次婚姻后,拿到2600万美金补偿金的杰奎琳,不用再担心此后的生计与生活品质。她也终于开始反思自己此前的生活态度、婚姻态度。
1975年,46岁的杰奎琳选择再次成为一名职业女性。她进入维金出版社(Viking Press),担任咨询编辑。年薪1万美金,每周工作4天。
由于图书编辑的职业生涯起步较晚,也或者是衣食无忧的杰奎琳只求心归平静,她并没有在这份工作上做出什么成就。但至少,她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充实与快乐。
她没有再婚,晚年伴侣是与她同龄的莫里斯.坦帕尔斯曼,一个瑞士人,也是她的财务顾问。
64岁时,杰奎琳被诊断出淋巴癌。次年,她去世了,终年65岁。
一个传奇女子不平凡的一生就此结束。
*编辑制作: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