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本年度主题是“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上海市已连续1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发生,连续7年维持消除疟疾状态,当仍要警惕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寄生虫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上海曾是疟疾流行区,上世纪50-60年代曾有两次流行,发病率高达3000/10万以上。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各区和各相关部门层层落实疟疾防控措施,到1983年全市各区县的疟疾发病率均达到1/万以下,并于1986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9年,上海市牵头6省(市)12区(县)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消除疟疾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首次达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6年,上海市先行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消除疟疾省级评估,并第一个通过评估,为我国消除疟疾省级评估提供了典范。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科学认证,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
这是我国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之后消除的又一个重大传染病,结束了疟疾在中国肆虐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卫生史和全球消除疟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尽管我国已消除疟疾,但全球疟疾疾病负担仍很严重。据世卫组织报告,2021年全球仍有84个国家流行疟疾,估计有疟疾病例2.47亿,死于疟疾的人数约61.9万人,以非洲地区最为严重,约占全球病例的95%。我国每年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近千例,2021年上海市报告有近百例(94例),位居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第三位。
消除疟疾后,我国仍面临输入性疟疾再传播的风险。为维持本市消除疟疾状态,上海市自消除疟疾以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快速精准、联防联控”工作原则,及时发现病例、规范有效地处置疫情,有效阻断输入疟疾的再传播。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利用中国消除疟疾经验、技术,加强援外公共卫生合作,帮助各国加快实现消除疟疾目标,4月25-26日,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携手上海市科协、上海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共同举办“一江一河,一带一路,创建无疟世界”暨“一带一路”十周年世界疟疾日专题活动。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副院长周晓农在“中国消除疟疾及中国方案的传播”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消除疟疾成果来之不易,经历了70余年努力,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可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并介绍了正在开展的援外疟疾控制项目以及成果。
“全国疟疾日”期间,本市将持续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自我防范意识。
作者:唐闻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本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