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病例、到社区现场指导、线上培训基层医护……复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今天一天的行程,一个“忙”字最为贴切。这段时间,王瑞兰在做好本院医疗救治的同时,又多了一项任务——指导基层一线救治工作。
紧抓新冠救治“黄金72小时”,保健康、防重症!上海正不断将重症救治关口前移。自2022年12月中旬起,市卫健委成立市级重症专家组,通过市级专家巡查会诊、落实双向转诊、定点下沉指导、远程会诊等方式,统筹重症救治专家力量,加强重症患者的预防与救治。
截至目前,市级专家组132名成员共进行专题培训43次,巡诊216次,会诊333次,提请全市大会诊126次。与此同时,16个区的区级专家共579名成员共进行专题培训133次,远程会诊698次,指导社区患者就地治疗3283例。
将社区医生诊疗新冠患者的能力提起来
“这位患者热度不高,氧饱和度也正常,那就不急着给他输液,抗凝药物要跟上。”“您回家后多喝淡盐水、多休息,睡觉时候可以侧着睡,慢慢就能恢复了……”今天下午3点半,刚结束一场线上危重病例讨论的王瑞兰又赶到虹口区曲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新冠患者救治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为进一步提高新冠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率,市级专家团队抽调来自28家医疗机构共132人组成市专家团队,其中急诊与重症医学科82人。132名专家根据上海市16个行政区分成16个专家小组,与辖区内区卫健委组建的专家团队联动,以专家例会、交班和巡诊、会诊等形式,对区域内重症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畅通双向转诊通道,统筹协调本区重症救治工作。
“具体开展多少次培训,记不清了,很密集。”王瑞兰所在的专家组与虹口区卫健委协作,指导辖区内重症患者救治。王瑞兰说,对老百姓而言,社区是离他们最近的地方,“很多老人看病第一站就是社区,因此一定要将社区医生诊疗新冠患者的能力提起来,防止轻症转向重症。”
在曲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瑞兰与中心主任任敏之共同查看诊疗流程、诊区布局、药物储备等情况。整个过程中,她不时停下脚步,与社区医师一起问诊患者、看影像报告。“对患者的各项指标保持高度警惕,时刻观察细微的病情变化。”王瑞兰将急危重症救治一线的经验、准则分享给基层医护。
多方式参与救治,助重症患者“就地治疗”
目前,全市各二、三级医疗机构以及新设置重症监护床位的医疗机构,均组建了以重症急救专家为主的院内多学科重症救治团队,并与市级、区级专家团队协作,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水平。
“市、区两级医疗机构已建立双向对口转诊制度,但原则上重症患者就地治疗,会诊专家以线上、现场或驻点指导等多种方式参与救治。”接受记者采访时,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颖川刚结束普陀区人民医院会诊,涉及多名重症患者的救治讨论。
一位70多岁的重症患者引起李颖川的注意。在高流量吸氧情况下,这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勉强维持在80%左右,不到及格线。他注意到,患者俯卧位通气配合较差,这不利于呼吸困难的改善。
“经多次培训,目前在区级医院,常规治疗已比较规范,但医生对低氧的评判及俯卧位通气的重要性,还缺乏充分认知。”李颖川说,当患者无法耐受俯卧位通气时,可适当采取一些方法,他现场教授了一些“小技巧”。这是改善重症患者情况的关键之一,也是重症专家组到现场,找问题、解决问题的的意义所在。
眼下,区级医院同样承担着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市卫健委介绍,如重症患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确需转诊,则按照“以院包区、区内协调”原则,通过区域内三级救治网络系统对口转诊。患者病情平稳后,按照“首诊负责”的原则返回原转出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强大团队保证基层医疗“软硬实力”双升
随着吸氧位、输液位、病床、心电监护仪、CT、抗病毒药物(小分子药物)等救治资源向社区倾斜配备,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救治团队的水平同步提升中。
记者获悉,132名市级专家组成员已与区级、院级专家团队成立日调度会制度,严格落实“日督导、日通报、日调度”机制,形成1个市级专家组、16个区专管员和对口各区危重症转会诊的17家市级医院联络员构架,持续增强重症救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意味着,每一位基层医护背后都有一支强大团队。市级重症专家团队定点下沉,加强对区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中心的指导培训。每日定时定点的新冠重症患者全市大会诊机制,则安排3位市级专家24小时轮班,按需可随时启动重症患者全市大会诊。
采访中,专家还提到,请患者多给基层医务人员一些信心,“在部分患者的惯性思维中,仍会觉得到社区医院配药,到大医院看病。事实上,随着基层医疗机构‘软硬实力’双升,完全有能力缓解上级医院的救治压力,将更多宝贵的医疗资源释放出来。”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