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5日),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与五院医生前往养老院巡诊老人情况,评估是否要开具口服小分子抗病毒治疗药物
为发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分流”的重要作用,在上海,药物正向基层倾斜!
目前,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阿兹夫定等口服小分子抗病毒治疗药物已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并均已纳入医保。
这些抗病毒药物用药情况如何?怎样的患者可以配上药?如何用药?药够吗?记者采访上海多家一二三级医院。
社区老人用药第二天退烧,对养老院老人每日“巡诊”
“太阳图标这板药是白天吃,月亮图标就是晚上吃,间隔12小时,连吃5天,一盒吃完就是一个疗程,明白吗?有任何不舒服或不清楚的,请马上跟我们说。”在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向病人、家属交代用药细节。
1月1日,口服小分子抗病毒治疗药物进入该中心,1月2日,这里就向患者开出第一盒辉瑞的Paxlovid。
“这是一名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新冠感染第二天,高烧39度多,症状比较明显,我们考虑这名老先生比较容易重症,让他尽早用药、抑制病毒复制、尽早阻断重症化进程。”枫林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副主任陈碧华告诉记者,老先生由孩子陪同来社区问诊,之前没跑过其他二三级医院,社区这是第一站,“经我们专家评估全身情况,决定给予Paxlovid用药,第二天医生还随访了一下,老先生的热度已退下来,用药效果比较明显的。”
“走不到社区医院”的老人们,有需要的能否用上药呢?陈碧华告诉记者,如果是卧床老人感染新冠需要用药的,有家庭医生对重点人群予以关注,会有保障。
此外,对养老院的老人们,区内也形成了巡诊机制,组建由上级医院(二级以上医院)专家带领社区医生组建巡诊小分队,在徐汇区分片区“包干”巡诊养老院,对养老院内老人进行重症风险评估,有需要的进行小分子抗病毒口服药的应用。自2022年年底,这一巡诊机制每天对徐汇区内养老院开展巡诊。
截至目前,投用5天里,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20多盒Paxlovid,换言之20多名患者用上药,均为老人。因为已进入医保,患者自付部分较少,一般患者都表示可接受。
“我们会认真把握好用药指征,用到最该用的病人身上。”陈碧华说。
连日来,在上海,社区医生经多轮培训后,已掌握了新冠用药的方法。比如Paxlovid要求患者是发病5天内、有重症倾向、排除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等,只要是符合使用指征的患者,社区医院目前均可满足用药需求。
“符合人群尽早用!防重症,降死亡!”
2023年元旦伊始,抗病毒药物(小分子药物)已优先向上海的社区倾斜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重点人群感染者进行评估,在市区专家组指导下,对符合指征的感染者及时指导使用抗病毒药物,全力做到“早干预”。
目前,Paxlovid覆盖全市三级医疗体系,从三甲医院到社区医院均有配置。阿兹夫定供应终端已覆盖上海二、三级医院115家,已准入社区医院113家,患者可在社区经医生问诊、评估后获得处方。
1月4日,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莉芸医生为辖区内一家敬老院的老年患者王阿姨开了Paxlovid。
“患者正好在发病初期,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我评估后认为她有发展为重度症状的可能。她的肝肾功能经检查是好的,符合使用条件,最后经院内会诊,我们一致认为这位患者可以使用Paxlovid。”王莉芸医生说。
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向老人家属交代用药细节
这是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的第一盒Paxlovid。这天到下班时候,共开出7盒Paxlovid,其中6名患者是养老院的老人,是社区医生在养老院巡诊中发现的病例,经提交申请通过决定用药。
目前,闵行区社区医院也对小分子抗病毒药有用药评估流程。今天,医院汇总的用药申请单已有10多张,基本也都是老人。“除了社区医院就诊居民,我们联合五院专家对辖区内养老院巡诊,评估下来符合用药的老人,就及时开具用药。”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郑秀丽告诉记者,经前期多轮培训,尤其是张文宏教授到闵行区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基层救治专题培训,他强调的“早干预”深入人心。
1月2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到闵行为医疗机构骨干医师讲解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张文宏教授强调,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前沿阵地的优势,社区家庭医生要抓住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黄金72小时”,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详细介绍了氧疗、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及营养支持对新冠感染治疗的重要性,确保轻症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及时救治,有效缓解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高峰,真正发挥基层“网底”作用。张文宏还强调,在这宝贵的3天里,首先应该将新冠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用下去。
1月4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基层医疗机构简版)发布,也明确: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是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在社区与基层医疗机构建议重点应用于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感染者。抗病毒药物的最佳治疗时机是病程的早期,最好是发病的5天内。
社区用药够吗?记者采访多家社区医院获悉,感受到用药保障“明显倾斜社区”,有一定储备量。“用药指征把握通常是65岁以上的新冠感染老人、感染5天内,但年龄、感染天数也不是严格卡死,我们会综合考虑个体情况与重症可能性。主要是让符合的人群尽早用!防重症,降死亡!”一名社区医务人员告诉记者。
并非“特效药”,认真把握指征、密切随访
Paxlovid、阿兹夫定一度在网上被炒得很热,网帖鼓吹“一药难求”,部分人还从“黄牛”处高价买药。那么,一旦新冠感染后,可以自己用药吗?记者采访三甲医院多名专家获悉,目前,Paxlovid、阿兹夫定等抗病毒药在医院有配备,但用于重症倾向住院患者,不向门诊病人开放。并且,这类抗病毒药有严格的使用评估流程,希望大众不要将此视作“新冠特效药”,有需要的,建议前往社区,经医生严格评估身体情况再用药。
在闵行区,为用好这类抗病毒药,在各社区医院组建评估专家的基础上,区内闵中心、五院专家还会给社区医院“托底”,研判患者是否合适用药、怎么用。
相应培训工作近期在上海各区密集开展。“不光是小分子药物怎么用,还有重症识别、医疗救治开展等,很多专题培训,我们不断跟进最新动态、反复学习。”陈碧华也告诉记者,以Paxlovid为例,连吃5天,就涉及与患者原有用药的配伍问题,是否有禁忌、有冲突,在给患者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要跟患者交代好5天的用药情况,什么药要暂时停一下,什么药可能需要减半,在此过程中要妥善保障用药安全。
这是社区医院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也事关上海迎战奥米克戎的全局。2022年12月19日起,上海市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94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对缓解三甲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社区不断扩容增能,除新增吸氧位、输液位,发热诊间、病床、心电监护仪等,抗病毒药物(小分子药物)、指氧仪、氧气罐等物资优先向社区倾斜配备,社区新冠救治与防重症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最近每天在培训,密集学习,有市级专家专场,也有区里组织专题。我们也很认同张文宏教授的观点,除了做好救治,更重要的是不让病人的病情发展到重症,早期干预、阻断这个进程。这次,我们社区承接起这个重要使命,及时用药、救治,也是缓解120、大医院ICU的压力,相信我们能一起迎来春暖花开。”陈碧华说。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