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对医院门诊带来什么改变?如何确保门诊服务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11月24日,“山海情深 沪滇携手”上海市医院协会门诊管理专委会对口支援云南怒江州学习班在“e说医管”平台举办,沪滇门诊管理人员千余人线上线下与会。
数字技术对大型医院门诊已带来一系列改变。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运营绩效管理办公室主任杜勤表示,九院通过打造“重点”推广场景和“亮点”创新场景,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及边缘计算等技术做好“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以更好满足市民需求。
在付费这件事上,数字赋能已掀开模式之变。上海仁济医院南院党总支书记张斌渊谈到,从提供传统窗口付费,到自助机收费,再到手机等移动终端收费,仁济医院持续打造智能化、便捷化收费模式,减少病人就诊时间。他同时提醒,门诊服务提速发展转型,不能怱视老年患者,仍要保留现场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群的需要。
数字化已深入门诊多环节。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办主任谢诗蓉谈到医院通过门诊数字精细化管理建设,强化“互联网+医疗服务”理念,走“数字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之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门诊部执行副主任邱智渊介绍了华山医院通过构建门诊部数据管理平台,做到足不出“室”掌握门诊运营信息,以便第一时间做到门诊管理流量监控、危机预警、报告分析和及时响应的智慧门诊建设发展之路。
从“管疾病”到“管健康”,医疗健康理念改变,也撬动门诊之变。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常务副院长李锋谈到,医院通过夯实“全+专”医疗途径,构建慢病全生命周期管理运作模式。上海曙光医院门诊部主任赵钢介绍了通过门诊绩效倾斜,鼓励开设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专病门诊,也分析了部分专病门诊业务量萎缩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印证门诊专病建设必须要与医院整体学科发展保持一致。
上海是全国率先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大型城市之一,医院门诊如何做好对“银发族”的照护?上海龙华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平立谈到,龙华医院通过“五优先”服务、陪同就诊与接力式陪伴、多形式MDT诊疗模式、强化志愿服务及“5+1优先”举措,深化老年友善医院建设。
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门诊如何守好防线?上海新华医院资产管理部主任是俊凤从合理布局门急诊出入路径、不断优化核酸检测流程、优化管理流程确保医疗安全等方面分享了疫情背景下门急诊流程与服务优化实践。
学习班干货满满。云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郭艳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部主任董枫和云南省门诊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黄东担任学习班主持嘉宾,并作点评。
云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上海市卫健委挂职干部陆小磊表示,按照“中央要求、云南所需、上海所能”原则,希望通过本次学习班进一步促进上海卫健资源支持云南卫生事业发展持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果。
上海市医院协会门诊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宓轶群表示,将上海的门诊管理经验与云南等上海对口帮扶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对接,有助于加深两地对话,带动整体医疗服务能级提升。
云南省怒江州卫健委主任段春华对线上授课专家表示感谢,指出在上海市卫健委及医疗机构的支援下,怒江州医疗脱贫工作取得实质成效,希望通过此次学习班进一步学习上海先进理念、技术,推进怒江州医疗服务水平,惠及全州百姓。
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谭申生表示,希望沪滇门诊管理者通过交流培训更新理念,并结合实际借鉴、学习,“要坚持以便捷、高效为目标,不断改进门诊流程,认真贯彻落实门诊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医疗安全,持续增强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本次学习班由上海市医院协会门诊管理专委会和云南省门诊管理质控中心共同主办,云南省怒江州卫生健康委和云南省怒江州中医医院承办。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