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已完成晚班病媒生物巡查和场馆预防消毒任务,返回备勤点。”凌晨2点多,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保障队的队员结束当晚工作,准备返回备勤点。
10月23日开始,由市及青浦区爱卫会办公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以及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病媒生物防制预备队54名队员组成的这支队伍,再次担负起守护“四叶草”的职责。连续五届保障,他们始终坚守,不辱使命,维护展会的公共卫生安全。
任务加码:他们是每天最后离开的人
2018年,市爱卫办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市健康促进协会招募20支优质社会有害生物防制机构(PCO),组建首批上海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预备队(2018年-2020年)。2021年,为深入贯彻本市“公卫二十条”要求,结合首批预备队调整需要,市爱卫办会同相关单位继续从本市优质PCO机构中遴选10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共计110名专业人员组建“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病媒生物防制预备队”,正式纳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备队统一管理。预备队成立以来,连续两年做好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为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与往年不同的是,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保障进博会顺利举办,今年对所有进入场馆内部工作人员都提前实行闭环管理,因此能进入场馆的应急处置队员人数相比往届更有限。此外,以往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准备从3月开始,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直到8月才开始配合国家会展中心复展压力测试工作同步进行,时间紧,任务艰巨。
市爱卫办介绍,今年参与保障的54名专业队员,均持有消杀和消毒双证,其中42.7%为行业高级资质,且大部分人员参与过前两届进博览相关工作,都是不折不扣的应急处置“老兵”。进入闭环流程后,他们6人一组、分9个小队,每天早上8点开始,各领队按照任务分配,从药械仓库领取日常巡查的药械,到指定位置开始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消杀处置。每天下午3点前,各领队到指挥中心汇报一天工作情况,布置第二天任务。晚班则有3支队伍组成,到凌晨2点结束当天工作。
此外,今年场馆内增设一个病媒生物防制应急处置备勤点,常备一些应急处置设备,每天从9个小队中抽调6名队员应急值守待命。他们肩负5个常设医疗站、24个临时留观点,以及国家会展中心内的环境消杀应急处置工作。如有突发事件,备勤点值守队员接指令后15分钟内赶到现场,并根据专家指导环境消毒,按流程进行处置,让点位尽快恢复正常使用。
他们还承担位于国家会展中心P6和北广场核酸检测点的环境消杀工作,每天当场馆布展人员离开后,他们还要对全部15个场馆做好环境预防性消毒。可以说,他们是每天最后离开场馆的人。
装备升级:实时上报,一“屏”全知
今年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仍实行分级保障工作制度,但除了核心保障区域的54名队员,缓冲区还有来自青浦、闵行、长宁及其他区的155名专业队员,与指挥中心共同组成一套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转顺畅的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市爱卫办乐之春介绍,今年会展中心病媒防制保障的重点餐饮单位,鼠、蟑及绿化小飞虫问题与往年相比也有一些变化,因整个场馆闭馆时间较长,老鼠、蚊虫、蟑螂等“四害”隐患有增加,因此在工作细节上也相应调整,明确做到病媒生物防制不漏角角落落。自10月23日入驻以来,驻场队员已开展多轮集中控制和消杀活动,截至10月31日,累计出动638人次,对所有展馆及办公场所开展巡查,并巡查餐饮340个次、环卫设施724个次,发现并处置问题463处,消杀面积22739平方米。
同时,今年从9月恢复常态化病媒生物监测开始,每月监测两次,每次监测点位包括:蚊二氧化碳24灯次,诱卵器600只,人诱成蚊点24处,捕蝇笼48个,鼠、蟑70家次,合计766点位。针对监测数据,工作组及时处置。临近进博会召开期间,还增加监测频次。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国家会展中心主要展馆和场所病媒生物密度水平已达国家标准A级,全面达到保障方案要求标准。随着进博会正式举行,工作组将继续围绕餐饮、展馆、会务、外环境等各类场所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常态化巡查,做到即知即改,问题不过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进博会在去年采用可实时定位各保障队工作和巡查路径记录的GPS工具箱功能上,又新增工作电子台账功能,让每名应急处置队员可直接通过手机端,对发现的病媒生物侵害问题和处置情况上报。与此同时,在位于国家会展中心AO的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保障组的临时办公室内,偌大的电子屏幕可直接显示最新动态,强化工作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派遣就近队员前往开展应急处置。
五年如一日,通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病媒防制工作,全力为进博会创造优质良好环境,更强有力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让世界领略上海这座健康之城的风采。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受访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