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早发现、早治疗理念与技术的推开,让大量早期肿瘤患者重返社会与家庭,但依然有众多中晚期患者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笼罩在死亡阴影下。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院士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教授领衔,“腔道用微纳米片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临床试验”项目稳步开启,为肿瘤晚期患者带来全新治疗方式。
这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路径”。研究团队运用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该材料能在肿瘤微酸环境实现可控性释放。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材料可以精准“扑向”肿瘤组织,集聚肿瘤细胞,使部分癌细胞从肿瘤组织上剥落,且不伤害正常细胞,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 Letters)。
该项目前期经动物实验安全性验证,通过第三方评估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后,获临床试验伦理批件、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完成注册。
两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伴吻合口处广泛复发、肠梗阻严重,且对放化疗治疗均不敏感。正当他们求医无门、感到无助之时,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许青主任、吴建国副主任医师、袁敏副主任医师及刘尽国主治医师综合评估后,推荐其入组该项临床试验,并组织包括肿瘤内科、胃肠外科、放疗科、内镜中心、ICU、输血科、临床研究中心、护理部,以及研究组成员李曼、鲍群群博士进行多学科会诊,充分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十院内镜中心刘枫主任及陈侃主治医师每周对入组患者进行内镜指导下灌注治疗,经肛门将药物注入大肠肿瘤部位。为期6周的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位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肠镜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在同一视野下可见肿瘤缩小50%,且肠梗阻状况明显缓解。
临床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在患者每次治疗后粪便中可见脱落的肿瘤组织,且脱落肿瘤细胞被纳米材料牢牢包裹,随粪便排出。这一阶段成果,令患者及医学团队颇为振奋。
目前,十院医疗团队已将这项新技术带到对口援助的云南双江自治县人民医院,为一位当地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肠镜灌注治疗。随着相关消息传开,更多晚期肿瘤患者慕名找到十院,希望加入新型纳米治疗临床试验。为此,十院伦理中心实行临床试验快审制度,扩展纳米治疗在晚期肿瘤中的适用范围。
一位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复发,其他治疗均不敏感,在十院放疗科林清主任及吴华玲住院医师评估后,给予口服新型纳米药液,治疗2周后,患者主诉食管堵塞症状有所缓解,CT报告显示肿瘤实质变软;治疗1个月后,内镜复查显示肿瘤缩小近30%,吞咽食物时较治疗前阻力明显减小,患者治疗前无法进食,在连续1个月治疗后,可进食米粥等半流质食物。
一位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乳腺部位再次化脓破溃,林清主任及耿杨杨主治医师每日为患者局部湿敷微纳米片水滑石溶液,2周治疗后化脓区域缩小、患处收敛,患者主诉治疗过程无灼热感、刺激感,体验无不适。
还有一位卵巢癌患者术后盆腔腹腔广泛转移,有大量腹水,百般无助之时,十院妇产科程忠平主任及郭静主治医师为该患者在腹腔镜指导下进行微纳米溶液喷洒灌注治疗。该患者治疗后转移病灶大部分脱落,一周后检测肿瘤标记物CA125由治疗前的770降至120,目前生活能自理,饮食恢复正常。
“这些纳米材料在其他晚期肿瘤中起到的作用,拓宽了纳米催化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有望为其他晚期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途径。”秦环龙教授表示,近10例晚期肿瘤患者经口服、内镜灌肠、腹腔注射及外敷治疗过程,患者全身生理学改变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两个月的临床试验带来了一个富有希望的新开始。就目前观察看,需要纳入更多入组研究对象,为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更多依据。
应用纳米材料投入肿瘤治疗,在全球肿瘤领域是一个新兴前沿领域。已有应用比如氧化铪纳米颗粒Nbtxr3(由法国公司研发)治疗头颈癌的临床研究。十院此项临床研究所用纳米材料为温和的微纳米片,这是国内本土研发新型纳米材料在抗肿瘤中的尝试,推动了纳米催化医学在临床的应用,为腔道性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施剑林院士表示,未来将研发用于远处转移及血液转移患者的抗肿瘤新型纳米材料,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