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线上讨论,关注房颤防治
我国有房颤患者近千万,随着老龄化加剧,新发患者人数仍在攀升,35岁以上居民房颤患病率达0.7%,房颤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房颤显著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不良结局风险。近日,抗心律失常药物迈达龙盐酸决奈达隆片正式在中国上市,用于有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病史的窦性心律患者,开启中国房颤治疗新局面。
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称,我国目前至少每年有1500万-2000万的房颤发生,发病人群可能被严重低估,这种疾病的发生跟年龄因素紧密关联,年龄大,发病风险高。与此同时,高血压等好发于老年群体的慢性病也是房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此情况下,对其诊治亟需更好更新的药品问世。
迈达龙是唯一被证实能显著减少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或全因死亡复合终点风险的节律控制药物,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优的治疗选择。ATHENA研究,一项纳入4628例伴有额外死亡风险因素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AF/AFL)病史的窦性心律或将转为窦性心律的患者的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显示,迈达龙可使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或全因死亡复合终点风险降低24%。同时有研究表明(ADONIS研究),迈达龙可维持窦性心律长达158天,(EURIDIS-ADONIS研究联合分析)使房颤患者的1年复发风险降低25%。
75岁的王奶奶(化名)近期由于频发心悸和胸闷被医生诊断为房颤,需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考虑到常规的药物需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剂量,且由于容易引起甲状腺、肺部等不良反应需长期监测。同时,患者年纪偏大,需服用多种药物,在药物选择上应选取更为便捷的药物,确保患者不易漏服。综合多方面因素,医生建议使用更安全且有效的迈达龙。
据悉,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已于近日分别开出国内首张处方。
那么,这一创新药的问世,对治疗格局带来什么改变?
曹克将教授分析,不同药各有长处与短处,每个人的个体情况也有差异,比如,有些情况只能用迈达龙,有的疾病可能要用可达龙,因此客观地说,这些药品不是互为替代的关系,而是针对不同的患者,彼此互补,是给了患者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分析,相比我国现有节律控制药物,迈达龙长期安全性更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适用人群广泛,而且拥有详实的安全性数据,是包括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房颤管理指南在内的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一线推荐的阵发/持续性房颤患者长期节律控制药物。
为帮助确诊为阵发性/持续性房颤的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心血管及卒中事件再发、提高依从性,赛诺菲于2022年3月在全国开展“迈动心生患者关爱项目”,现已开放申请,为符合申请条件的患者提供用药及复诊提醒、患者教育及长期用药保险支持等服务,致力于为房颤患者提供最全面的疾病管理服务。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受访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