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镇宙教授
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超过41万,发病率为39.1/10万,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正逢10月乳腺癌防治“粉红丝带月”之际,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发起,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以及罗氏制药中国参与支持,共同发起中国首个“保乳日”,呼吁公众关注乳腺健康,帮助乳腺癌患者实现身心的双重治愈。
数据显示,中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83.2 %,已接近欧美、日本的90%。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保乳术越来越被关注,欧美国家对乳腺癌保乳术的实施已非常普遍,保乳率已达60-80%,但在中国,乳房根治术仍是大部分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乳腺癌的总体保乳率不到20%,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中国,面临保乳还是切乳这一选择题时,大多数乳腺癌患者仍倾向于后者。据统计,超过88%的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都会接受乳房切除术。除了受限于不同地区医疗水平不均等客观因素,对保乳知识的缺乏,对保乳术后复发的担心,也是阻碍我国保乳治疗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炅教授表示,本次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发起设立“保乳日”,是希望在全社会加强对保乳的关注。
吴炅教授
“本身有保乳意愿,属于切缘阴性、且术后能达到良好乳房外形的,我们更建议这类患者积极接受保乳术。与根治术相比,保乳术对患者术后正常生活、形象自信的影响程度均更小。同时对患者普遍担心的复发问题,数据表明,保乳术的远处复发率和死亡率与根治术并无差异,五年局部复发风险也仅为2.9%。因此综合来看,保乳术能够使乳腺癌患者在生存及生活质量方面均获益,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推荐治疗方案之一。”吴炅教授说。
保乳治疗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乳腺癌诊疗技术与体系的不断突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终身教授沈镇宙教授表示,以新辅助治疗为代表的创新诊疗方案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为例,新辅助治疗可以使不能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通过降期转化为可手术的患者,将不可保乳的乳腺癌通过降期转化为可保乳的乳腺癌。通过新辅助治疗,医生还能获得患者药物敏感信息,指导后续治疗。新辅助治疗创新方案的临床应用将让更多患者实现“身心共同治愈”,帮助她们更自信地回归社会。
近年来,伴随生存率的提高,以乳腺癌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正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与此同时,从单靶(曲妥珠单抗)到双靶时代(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从辅助到新辅助,从早期到晚期,中国乳腺癌诊疗已迈向全病种、全病程管理新时代,让乳腺癌患者不仅能活得更久,还能活得更好。
“予她圆满”保乳公益展同期在上海抱朴美术馆亮相。公益展上,青年艺术家戴丹丹、温熙超搭建起一个沉浸式的乳腺空间,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视觉、影响等效果,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之路进行最直观的沉浸式体验。
“我的母亲是一名乳腺癌康复者,作为女儿,我见证了乳腺癌患者在对抗病魔时的痛苦与挣扎,在康复路上的不安与彷徨。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艺术的互动唤醒公众对乳腺癌疾病的关注。”戴丹丹表示。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教授表示,与其他癌种相比,乳腺癌的治愈率已相对较好。与此同时,乳腺癌姐妹的治疗需求也在发生改变,由仅仅希望延长生存转变为更希望同时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乳腺癌患者能拥抱更加圆满的人生。
作者:唐闻佳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受访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