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无法在医院配到,所以只能以高出医保价格10-20倍的价格网购。近日,一款治疗帕金森病常备药“息宁”出现多地断供。记者在电商渠道搜索“息宁”发现,多家网上药店均有销售,标准装价格在799元-996元不等,而在医院,单盒“息宁”只需50元。
临床上,一旦出现药品短缺,医生的首选方案是开具药理相同或接近的药物替代,“息宁”同样也有替代药物方案。但部分患者保有用药的惯性思维,对替代药物有一定排斥心理。
今天,医学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用药调整方案获得满意的疗效,“与其担心药理,不妨剔除‘惯性思维’。”记者了解到,国家也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以期满足患者的用药习惯。
断供药物“息宁”并非个例
药物为何会短缺?目前负责息宁产品代理的企业表示,该药为进口药,在国外生产、国内进行分包装,药物产量本来就比较少,因为疫情、原材料等原因,目前药物产量更少了,这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实际上,断供药物“息宁”并非个例。就在前不久,华北制药因集采中标后断供常用药布洛芬缓释胶囊,被列入“违规名单”并被取消在2022年5月10日前申报国家集采的资格。
这些年,治疗罕见病“肝豆状核变性”的特效药“二巯丙磺钠注射液”、用于心外科手术治疗的硫酸鱼精蛋白、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甲减患者“必备药”优甲乐等,都曾出现过“一药难求”情况。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其原因可能包括:一是原料药价格因为垄断或其他原因出现上涨,企业不愿亏本供应而选择断供;另一种可能是药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改造生产线,导致无法正常生产而断供。
完善应急机制以备药品短缺之需
“一旦遇到临床药品短缺,我们会根据药理作用,选择相同或相近的产品。”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梦云告诉记者,对常见慢性病患者而言,可选择的药物不少,因药品短缺而出现的慌乱还是很少见的。“比如有段时间,治疗冠心病的他汀类药物进口缺货,换用国产同样药理作用、剂量相同的药物,随访观察,患者没有不适,验血指标也可,大家还是愿意接受的。”
在外科领域,同样有一套完备的应急机制。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SICU)副主任医师吴志雄告诉记者,医院病房常年备有急救车,一旦ICU出现急救药品断供,首先通过急救车寻找常用急救药品的备药,同步联系药房尽快解决后续供药问题。
“ICU人命关天,一般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吴志雄说,如果是其他治疗药品短缺,会根据患者本身病情与适应症,选用同样化学名不同厂家的产品或同一大类的其他药品,使用的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
而针对药品短缺的问题,国家也在全国范围内前瞻布局。2018年,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开展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同步组建小品种药生产供应保障联合体(简称“药联体”)。
比如,此前由于原料药缺乏,全国多省市出现青霉胺片断供。彼时,“药联体”保供单位之一的上药信谊与上游原料药企业对接。双方沟通,签订十年协议,原料药企业新建原料药独立车间。2018年恢复生产,目前市场供应始终稳定。
患者对常用药心理依赖更甚于药理依赖
事实上,在息宁时不时发生“药荒”的这几年里,已有多位神经内科专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息宁替代药物方案的科普文章,并提醒患者就诊后让专科医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遗憾的是,由于不少患者保有用药习惯,对替代药物方案并不认同。一位家属就在网上留言明确表示,“息宁的药效要更好一点,我希望母亲能一直服用这个药!”
所谓药效更好,是否有科学依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药学部主任李智平表示,从药理学专业角度来看,这种说法缺乏科学性。“同类药物上市前,国家药品监管部门都要求企业按国际标准进行一系列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包括需要经过一致性评价、生物等效性研究等,不可能存在明显的孰优孰劣。患者之所以存在这种想法,是因为‘习惯心理’。”
李智平说,“对慢性病患者而言,在心理上对常用药会比较依赖,突然换其他药物会担心对疾病控制不佳,出现一定的排斥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此,她的建议是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让患者有正确的药物治疗认识,或咨询专业医师和药师,通过正确的药物治疗管理来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文汇报资料照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