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爱卫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部署,本市9月至11月在全市广泛开展以“清洁家园除四害,卫生健康保进博”为主题的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大卫生环境,喜迎国庆和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
市爱卫办介绍,本市9月以“迎国庆”为主题,协调推进爱国卫生社会治理活动。持续贯彻周四“爱国卫生大扫除”制度,其中以9月23日、30日(周四)为集中行动日,开展全市性周四“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9月至11月,每月中旬开展1次蚊虫孳生地清理和地下空间蚊虫控制专项行动。10月至11月以“迎进博”为主题,各区组建进博会应急保障队伍,对涉会酒店和场所开展日常巡查,全力以赴完成进博会展会期间保障任务。
本市将以“环境卫生制度化、清洁消毒标准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为重点,针对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设施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每周梳理问题清单,及时整改落实,清理卫生顽症,确保环境整洁有序。围绕《上海市民健康公约》,及时准确将健康知识传播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引导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
青浦、长宁和闵行三区加强对进博会核心区域的环境整治,整合小区物业、环卫作业、城管执法、市容协管、除害服务等基层资源,全面落实住宅小区、沿街商铺、商业楼宇、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公交枢纽、环卫设施等人群聚集场所的清洁措施,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守住疫情防控线。
本市将进一步强化重点场所的卫生管理,包括餐饮场所、农(集)贸市场、学校、窗口单位、农村地区等。组织引导各类单位进一步完善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场所内外环境整治和卫生大扫除,落实垃圾收集点、公厕等卫生设施的清扫保洁和消毒,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创建有益健康的工作环境。对照有关标准要求,聚焦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的规范管理,努力改善薄弱环节卫生面貌。
本市还将大力做好防蚊灭鼠为重点的秋季病媒生物防制。一方面,落实社区(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宾馆饭店、食品餐饮单位、公共场所、医院、学校、车站、公厕、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拆迁)工地、废品收购站(点)、垃圾转运站、公园绿地、河道及沿线、下水道窨井等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病媒生物防制主体责任。在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础上,做到“六清”,即:清理积水容器、清理户内外杂物、清理下水道沟渠、清理盆碟瓦罐、清理地下车库、清理屋顶楼台,从源头控制病媒生物孳生。
与此同时,继续做好以蚊虫为重点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以及各类地下空间巡查和积水环境蚊幼投药控制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对市民反映蚊虫密度较高的社区公共环境和重大活动保障场所周边环境开展成蚊专项控制。
另一方面,以原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农村地区、鼠害严重的居民小区,重大活动保障场所周边,以及农(集)贸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生鲜超市、餐饮行业等易受鼠类侵害的场所为重点,本市将集中组织开展秋季统一灭鼠活动:持续两周组织专业队伍落实社区公共环境灭鼠投药、设施巡查和药物补投,加强对相关重点场所防灭鼠措施的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据了解,目前本市已完成对区、镇病媒生物应急保障队伍和社会预备队的培训工作,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应急处置意识,做好药物储备、器械维护和培训演练等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确保有能力及时有效完成应急处置任务。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要求各区、爱卫会各成员单位深刻认识开展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传染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作用,抓紧安排部署。各级爱国卫生部门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大与爱卫会各成员单位的沟通与配合,确保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开展,共同创造整洁、宜居、健康的城市环境,欢度国庆佳节,迎接美好进博,助力健康上海建设。
链接:秋冬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本市已进入秋季,天气日渐寒冷,温差较大,是一些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随着进博会临近,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性风险仍然较大,为保障市民健康,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特别提供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1、坚持个人防护,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在家或者工作场所,经常开窗通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到医院就诊以及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都应自觉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清洁的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注意保持手卫生,特别是制备食物、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等要先洗手,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时间不少于20秒;外出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拥挤;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市民应尽早接种,共筑免疫屏障。
2、注意预防流感,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保持手部卫生等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儿童、老人、体弱者等容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得有效保护。
3、膳食合理搭配,防止“病从口入”。
饮食应少油少盐,少烧烤煎炸,多蒸煮。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生食品要烧熟煮透再吃,剩饭菜应重新彻底加热再吃。碗筷等餐具应定期煮沸消毒。储存时间过长或者储存不当都会引起食物受污染或者变质,受污染或者变质的食品不能再食用。任何食品都有储藏期限,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变质。
4、适量开展运动,远离静坐生活方式。
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帮助锻炼骨骼和肌肉,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丢失,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保护关节,防止各种骨关节伤痛。运动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工间可以利用倒水、去卫生间、接电话等机会,起来活动一下,同时放松眼睛,远离静坐
生活方式。
5、注意气温变化,防止心脑血管意外。
气温骤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做好自我监测,同时关注天气变化。如发现身边有人突然出现一侧面部麻木、一侧肢体无力、语言困难的情况,要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让病人平卧,头部略抬高,脸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如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劳累或精神紧张时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心脏不适的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冠心病一旦急性发作要就地抢救,让患者立刻停止活动,解开衣扣保证充分氧气供应;及时使用备用的急救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随意搬运病人。
6、外出避免拥挤,做好伤害防护。
外出时,避免进入拥挤人流。如果被裹入拥挤的人群中,首先要保持镇静,在拥挤中寻找坚固物体紧紧抱住,以等待时机脱险。如果陷入极度的拥挤之中,为防止造成窒息,应双臂交叉,双手握住上臂平抬在胸前做自我保护。
在前行过程中,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若不慎倒地且无法站起时,不能仰卧或者俯卧,应侧躺在地,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本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