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文汇报联合开设“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专栏,进一步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赓续光荣传统,践行医者使命,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绘就一幅幅党旗在市级医院一线高高飘扬的动人画卷。
口述人:陈秀玉,上海市儿童医院原党总支副书记、心血管科主任
1965年,中国政府与索马里政府签订了援索计划,派医疗队赴索马里是计划其中之一。我有幸在“中国援索马里医疗队”工作和生活了两年多。尽管近50年过去了,但这段经历依然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对祖国的承诺是我们坚守的信念
我们医疗队到达索马里时,索马里刚独立不久,战后百业待兴,又遇上自然灾害,老百姓贫病交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肆虐横行。
我被分配在索马里摩加迪沙市的马蒂诺医院工作,那里设施简陋、缺医少药。我负责儿科病区,也是这家医院唯一的一位儿科医生。儿科病区有10张床位,每天的工作除病房查房外,还要看门诊约60-70人次,同时也要负责夜急诊危重病人的接诊工作。每周半天去牧区巡回医疗一次。
面对疟疾、贫血、痢疾等长期困扰当地人的疾病,医疗队免费提供了大量医疗设置和药品等。不久,在当地医护人员配合下,中国医疗队顺利地开展内、外、儿、妇各项医疗业务。我依靠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打下的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三基”基础,完成了当地从未开展的儿科静脉穿刺等治疗,我还曾抢救过一个因腹泻引起脱水休克的危重患儿,被当时的索马里报纸广为报道宣传。
尽管来之前已经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是初到索马里,当地条件之艰苦还是让我们始料未及。首先就是气候炎热,索马里大部分陆地是沙漠,气候非常干燥炎热,白天地面温度经常达到四五十摄氏度。其次是当地淡水资源奇缺,医疗队的日常用水要靠援索的中国水文队帮助打井解决。没有蔬菜,医疗队平时要吃的菜全靠国内空运,一天只能吃到一个西红柿。偶尔从国内运来一个冬瓜,大家不舍得吃,每天只吃一点,一个冬瓜居然可以吃上一星期。
比生活困难更难的是通信不便。现在即便相隔万里也能通过手机、微信联络。而在当年,与家人联系只能靠通信。“家书抵万金”,一封信从寄出到家中往往要一个多月。每个月会有信使把国内的信件带给我们,我们当天就要赶紧写好回信交给他带回国,不然就要错过整整一个月。
在陌生而艰苦的环境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为了祖国的承诺援助索马里,就是我们坚守的信念。就是这个信念,我和其他医疗队员都坚持了下来。为便于开展工作,我们还向曾在中国纺织大学进修的当地三名大学生学习索马里当地语言,以便和当地人交流。
“中国医生”受到世界尊敬
中国医疗队的精湛医术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赏。在索马里的重大节日活动中,如国庆节、过梆节等,我们中国医疗队都以贵宾的身份受邀参加,报纸上经常报道。我们医疗队所到之处,人们都竖起大拇指,亲切地称我们是索马里的好兄弟。
两年在索马里医疗队工作,我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同时也锻炼了我的独立工作能力,丰富了我的政治阅历,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力。我们中国人民不但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同时也要为世界人民作奉献,彰显人道主义关怀。
我看到过一篇报道,从1963年至2019年,中国援外医疗队先后远赴亚、非、拉、欧和大洋洲的71个国家,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其中约2000多人次获得受援国政府颁发的总统勋章等各种国家级荣誉。
2020年,在新冠肺炎全球疫情蔓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援外医疗队员们毅然踏上征程,与非洲同行并肩作战、抗击疫情,成为最美逆行者、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中国援外医疗队甘于奉献,增进了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民心相通、民意相融,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传承着“大爱无疆”的人文情怀。
能为患儿痊愈做些努力是我一生幸福
我从大学毕业进入上海市儿童医院后,一直在内科工作,曾参加苏祖斐教授主编的《实用儿童营养学》,杨思源教授主编《小儿心脏病学》(第二版)以及《0-6岁育儿手册》的编写,从索马里凯旋回国后,我就投身于小儿心血管事业,立志解除孩子们的“心病”。
1977年,为打造儿童医院特色专科,当时的医院内科建立专科门诊规范化制度,成立不同专科组,我和医院最早的心血管专家吴明漪教授等四人组成小儿心血管组。
医院从内科、麻醉科、放射科、心电图等科室抽调了15位医生护士,去上海市胸科医院进修。两年后回院,开始筹建心内科和心外科,并且开展心导管术、左心造影术等,并且开设了心血管专科门诊,每周两次。心内科起家的家底非常简陋,但是我和同事们因陋就简,克服重重困难,成立了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室,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放射科合作,通过快速人工换片,完成对一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血管造影,为外科进行手术提供了解剖学诊断及血液动力学的测定。
1985年12月,受国家卫生部项目办委托,由国际儿童基金会资助,上海市儿童医院承办“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学习班,提高了国内医疗机构对小儿心血管疾病治疗新技术的认识,对推动小儿心脏介入治疗在全国各地的推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新生儿的“生死抢救”。这是一名出生仅24天的女婴,来院的时候全身青紫,经过全面检查确诊患有罕见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必须及时手术,否则生命危在旦夕。经过检查,我们为这名女婴做了“房间隔球囊撑开术”,手术大获成功,孩子的缺氧状况得到很大缓解,还在术中时皮肤就由青紫转为红润。这是国内首例此类手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市儿童医院心内科还参与了多位爆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抢救。我至今还记得其中一位来华旅游的日本女孩,开始因为肚子疼,在外院诊断为腹泻,但很快家长发现孩子面色惨白,转到儿童医院后,孩子精神萎靡、肢体冰凉、心跳微弱,经检查确诊为极为凶险的爆发性心肌炎,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起先,家长并不信任中国的医疗条件,甚至还想包机回日本治疗,但病情凶险,无论是时间还是孩子的身体状况都不允许再经历长途跋涉。在全科室通力合作下,我们启用了临时起搏器,孩子最终抢救成功,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终于痊愈出院。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小儿心血管疾病诊治发展历程,我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为患儿痊愈做了些努力。
(张鹏 整理)
作者:陈秀玉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