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感染病学科建设发展的引领者”的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汪复教授今年90岁了,也是她从医执教的第68个年头。
今天(8月28日),在古色古香的华山医院花园大厅,笑成一朵花的寿星被同事、学生们簇拥着,开心得像一个孩子。
虽并不是盛大的生日派对,但闻玉梅院士来了,钟南山院士、陈凯先院士、顾玉东院士等名家特意录制的致敬祝贺视频来了,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教授、院长毛颖教授、副书记伍蓉教授带着全体华山人的祝福也都来了,鲜花、蛋糕、纪念品,合影、表演、生日歌,一样也不少,还有精心摄制的视频,讲述68年来汪复教授为共和国的抗生素事业、为中国的GCP、为感染病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无数疑难危重感染病人、为抗感染事业的后继有人,作出的卓越贡献。
看着一张张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老照片翻过,汪复教授的学生、现任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介绍了汪老师的从医执教经历,抗生素研究所前任所长张婴元终身教授介绍了汪复教授在学科建设中的高瞻远瞩,呕心沥血。
闻玉梅院士笑意盈盈地致辞:汪复教授是我的学姐,是上医53届非常杰出的学生,1980年曾经同航班去伦敦,还一起住了一晚上。我就是在华山医院传染病科实习的时候,与传染病学和微生物结缘,后来考了微生物学研究生。大师不是看是不是成为院士,而是看工作有没有开创性,事业有没有后继有人,是不是不断地在传播科学知识,是不是为中国服务。祝福汪复教授的90华诞,祝福汪复教授幸福快乐。
特意穿一件喜气的粉红衬衫的邹和建书记告诉大家,自己在1987年来华山的时候,后来又参编《实用内科学》,戴自英教授、汪复教授等一直就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及至参加GCP工作,就为汪复教授是中国GCP五人小组之一感到自豪。另外,有缘的是,自己还与汪复教授、毛颖院长同在叔蘋奖学金同学会。如今看到汪老师依旧健朗,依旧思路敏捷,感到非常幸运。
毛颖院长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几天读着汪老师的故事,得到了很多启迪和领悟:医学从来不是一门独善其身的学科,汪老师从总揽全局的视角来解析疾病,以融会贯通的态度来从事医学,抗生素研究所就是以多学科交融的医学特色独步天下,以长期坚持的科学研究引领行业。
“影响力的关键在于对整个学科的开拓和引领,汪老师是中国GCP的启蒙者之一,推动中国的药物临床试验符合国际规则,开启了一项蔚为大观的事业,还从1995年起就开创了全国性的感染学术大会。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仅在于对所在学科的影响,对全国学科的开拓,还在于甘心为事业做基础性的工作,甘为人梯。让我们执着着汪教授的执着,让抗生素这团生命之火继续为人类服务。”毛颖说。
汪复教授的学生管剑龙和洪光朝,深情讲述了汪老师对他们成长的巨大帮助和长久的影响力。
张婴元终身教授和王明贵所长代表研究所向汪老师献上了一大捧鲜花,蛋糕也推上来了,大家围在汪老师身边,欢快地唱起生日歌。话筒在传递,大家借此机会表达着祝福之意、感激之情。场面其乐融融,就像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聚会。
在华山医院当科研处长时就与汪教授有很多次接触的伍蓉副书记也深情回忆起点点滴滴,表达对汪教授由衷的崇敬和祝福。
汪复教授到底有多厉害,吸引那么多同道、后学前来送祝福?
汪复教授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1956年师从我国传染病学科创始人、中国临床抗生素学奠基者戴自英教授,攻读副博士研究生,并就职于附一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1963年当了10年临床医生的汪复担任了抗菌素临床应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是戴自英教授)。1985年,抗生素研究所成立,汪复教授任所长。1988年起兼任传染病科主任,1989年起担任传染病(感染病)学科负责人,1998年起任研究所名誉所长。
“你如果选择做一名医生,那么你要记住,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病人,心中要永远有病人。”汪复教授这样说。
“心中有病人”,是她执着一生的理念。这理念,使汪教授不仅成为全国公认的感染病学领域的医学名家,更成为我国抗菌药临床药理学、临床微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她将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围绕临床问题而开展研究;她集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之大成,汇医者之德、学者之智和师者之风,使不计其数的病人重回健康,让一系列的医学难题得以攻克;她把握全局的专业视角和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华山感染病学科与众不同的起点;她为学科的特色注入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出生于1931年5月的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汪复教授迎来90寿辰,也即将迎来从医执教68年。这68年,是始终为中国感染病学科建设而奋斗的68年。这68年,奠定了一个学科的高度,也引领着这个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壮大。
心中有病人,就要让细菌感染的病人有药可用
共和国成立初期,各种传染病和细菌性感染疾病高居各类疾病之首,迫切需要对国内研制的抗菌药进行人体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评价,作为投产的依据,以解当时传染病感染病多发而抗菌药严重匮乏的燃眉之急。为此,1963年,卫生部批示并指导在华山医院成立“上海第一医学院抗菌素临床应用研究室”,对国内第一批自主研发的抗菌新药进行临床评价,并且承担对上市后的抗菌药进行再评价、抗菌药合理应用以及细菌耐药性防治研究的任务。
懂临床的汪复被导师戴自英教授委以重任,她牢记导师的教诲,一名感染病医生既要懂“菌”,也要懂“药”。她从头学起,到医院检验科、上海市药检所学习细菌学和抗菌药体液浓度测定等实验室技术。作为研究室副主任,在戴自英教授(传染病科主任兼室主任)、刘裕昆教授(传染病科副主任兼室副主任)指导下,带领全室人员在国内首先建立了系统的抗菌药药效学、人体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的实验和临床评价方法。苯唑青霉素等十余种国内第一批自主研发的抗菌新药的临床评价在研究室得以完成,获准生产。
无数细菌感染的病人有药可用了!“苯唑青霉素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奖,汪复教授也成为我国抗菌药临床药理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研究室又对30余种抗菌新药进行了系统临床评价;对已上市的四环素类等抗生素进行了再评价,提出了限制应用的建议,获卫生部采纳批准;对庆大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再评价,提出了合理应用的建议并付诸实施;对特殊人群患者(肾功能减退、老年、妊娠期、哺乳期)开展抗菌药临床药理学研究。
鉴于在临床药理学研究领域的突出成绩,本专业点在1983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卫生部属临床药理基地抗感染专业,汪复教授为负责人;在1984年被批准为卫生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抗生素临床药理实验室,对国内外开放,汪复教授任主任。
启蒙中国GCP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临床试验开展得不是很规范,临床试验数据无法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国外的许多新药也因中国没有配套的试验管理法规而不敢轻易拿到中国来上市。要让病人有更好的新药可用,就必须进行规范化的药物临床试验。
上世纪90年代,汪教授作为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五人起草小组的成员,参与了中国GCP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她是我国GCP的启蒙者之一。
汪教授也是我国最早按国际规范主持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专家,是我国首批药品审评专家,并参与了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及法规的制定,在我国的药物临床试验国际规范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创建全国唯一的“国家抗感染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作为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六五、七五(2项)、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汪教授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抗生素更新换代新品种——新抗生素临床药理学研究”,并于2000年“九五”攻关项目完成时筹建的“国家抗感染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通过了验收,是我国首批十个GCP中心之一,也是唯一的抗感染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汪教授为中心主任。这是中国的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水平向国际规范化迈进、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性成果,也被列为学科建设的重大进展。
GCP中心建成后,汪教授作为中国地区负责人,主持了与发达国家同期开展的多项抗菌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多次接受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稽查或视察,均获通过。
心中有病人,就不能让细菌感染的病人无药可用
医学的迅猛发展,让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细菌感染的病人怎么会无药可用呢?因为耐药!
创建细菌耐药监测网
汪教授领衔建立了我国最早、运行时间最长的细菌耐药监测网,同时开展的细菌耐药机制研究亦卓有成效,为细菌耐药性的防控、耐药菌感染的精准治疗提供了系统的翔实的资料。
上世纪80年代,汪教授就与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监测中心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邀请多位专家来中国指导工作。汪教授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专家一起,首次在中国按国际标准建立了细菌药敏测定方法,研制了细菌药敏测定用纸片。1985年,经卫生部批复,成立了国家细菌耐药监测中心。1988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细菌耐药监测网——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经WHO细菌耐药监测中心专家培训并认可后,我国首次作为中国监测点,加入了WHO西太区细菌耐药监测网,至今已良好运转32年,是国内历史最久者。
2005年,汪教授作为负责人,建立了覆盖我国各主要地区医院的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对我国的重要病原菌耐药变迁动态进行了适时监测。两个监测网每年均发布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也为抗菌药物研发品种筛选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率先研究耐药机制
除了耐药监测,汪教授还对国内各个不同时期出现的多种重要病原菌的耐药机制率先开展系列研究,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耐多药肺炎克雷伯菌、耐氯霉素伤寒沙门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喹诺酮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等,针对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抗菌治疗方案,实实在在地用于病人救治。我国的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与发达国家同步,达国际先进水平,研究结果对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控细菌耐药性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心中有病人,就要为病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上世纪60、70年代,汪教授就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对减少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执笔中国首部《指导原则》
随着临床上抗菌药物越来越多,汪教授长期致力于促进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致力于我国感染病诊治水平的提高。作为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组长,汪教授起草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该《指导原则》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布,在全国医疗机构实施,对我国抗菌药的合理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指导原则》,汪复教授作为组长,又编写了《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并在上海实施。2008年汪复教授、张婴元教授共同主编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出版,为《指导原则》在全国的实施提供了参考资料。2012年、2020年,为配合《指导原则》的修订,《指南》第2版、第3版修订出版。
心中有病人,就要站在国际前沿不断创新
汪教授谨记在感染病诊治中必须既懂菌又懂药,既要掌握病原菌(临床微生物学)知识,又要掌握抗菌治疗(临床药理学)知识,才能提高感染病诊治水平。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汪教授就在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学这两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在提高国内学术水平的同时,也引入了感染病学与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交叉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上世纪80、90年代,汪教授先后至英国Nottingham大学Queen’s医学中心、美国哈佛医学院Brigham & Women’s 医院和美国John’s Hopkins医院学习交流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学,与国外著名高等学府建立了联系,由此,派出研究室(所)骨干至国外进修学习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学知识,培养了一大批医学精英。
与此同时,她又请进多批著名的临床微生物学家、临床药理学家、感染病学家来室(所)学术交流,指导工作,开展协作研究。这样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大大提高了研究室(所)的抗菌药实验和临床评价水平,也大大提高了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水平。
汪教授数十次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应邀主持大会,进行学术报告,在国际交流平台上展示了我国感染病诊治水平。
心中有病人,就要引领学科建设高度,搭建多学科交流的平台
戴自英教授、刘裕昆教授和汪复教授高度重视学科的发展,经20余年建设,80年代已初步形成了以感染病诊治为核心,与边缘学科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构架及学术队伍,感染病诊治的医疗特色逐渐呈现。学科还拥有以汪教授为负责人的卫生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抗生素临床药理室、卫生部属临床药理基地抗感染专业和国家细菌耐药监测中心,并良好运行中。1988年,抗生素研究所与传染病科首次共同申请国家重点学科时,汪教授时任传染病科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于1989年获批准,戴自英教授、徐肇玥教授、汪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汪复教授为学科负责人。
经过五年建设,至1994年学科评估认证时,专家组对传染病重点学科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科带头人戴自英、徐肇玥、汪复教授在国内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在国际学科领域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他们的领导下,该学科获得国内同类学科居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有较广的国际交往,形成临床微生物学研究、抗菌药临床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抗菌药合理应用等主要研究方向。在抗菌药临床药理与评价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
1996年,学科再次获批重点学科211工程(九五)建设项目,学术带头人为汪复、张婴元和邬祥惠教授。
2001年,学科再次获批重点学科,进行“十五”学科建设,学术带头人为汪复、张婴元和翁心华教授。经过10余年建设,在原有基础上,临床医学与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结合更趋紧密,逐渐形成以感染病诊治为核心、与上述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巩固了学科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创立多学科融合的感染专科分会
创立全国首个覆盖感染、呼吸、血液、肾病、普外、烧伤、重症医学、儿科、妇科等临床各科及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等各学科的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该分会是在戴自英教授、刘裕昆教授和汪复教授的不断呼吁下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分会领导的支持下,于1986年成立的,汪教授曾任该分会两届主委,并一直指导该学会工作的开展。分会成立30余年来,充分发挥了多学科合作优势,促进了各学科交流,在上海乃至全国为提高感染病诊治和抗菌药合理应用水平开展了大量工作。
基于该分会的工作基础,2020年年初,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获准成立,由现任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担任主委,为感染病诊治多学科交流平台构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创办全国性的感染学术会议 该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自1995年起每二年举办一次,汪教授主持了第一届至第九届。会议声誉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提供了一个内、外、妇、儿、ICU等临床各科及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学等多学科在感染病诊治领域进行广泛交流的平台。
创办《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该杂志1995年创刊,2001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汪教授任主编。迄今已被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位列国内同类杂志第一。
心中有病人,就要重视教学,培养优秀的学科梯队
汪教授十分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一批又一批掌握感染病诊治、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茁壮成长。她主编了《感染病与抗微生物治疗》教材,为研究生开设了这门课程。她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为医院也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学术骨干。
她在请进许多国外专家的同时,也选派了许多年轻人外出学习,自上世纪80年代起,24名中青年医师和技术人员先后至英国、美国及香港地区深造,他们学成回国后均成为学术骨干,其中就包括现任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研究所副所长张菁教授(科技部“十二五”和“十三五”攻关重大专项负责人),4名上海市领军人才等。汪教授共培养博士6名,硕士12名。
60多年的精心培养,为学科造就了一大批医学精英,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心中有病人,就要始终遵循为临床服务的宗旨,竭尽全力解除病人疾痛
六十多年来,汪教授以高尚严谨的医德、高超精湛的医术,坚持在临床第一线,诊治了无数疑难重危感染病人。
60多年的矢志奋斗,汪教授也获得了累累硕果。国家科委成果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七五攻关成果奖各一项,卫生部、教育部、上海市一、二、三等科技进步奖13项。负责并完成国家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上海市科委等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系列专著,主编《感染性疾病与抗微生物治疗》系列教材20余册,1981年以来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著179篇,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深远影响。多次荣获中央保健局嘉奖,也多次荣获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和华山医院先进教师、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从共和国成立初期抗菌药严重匮乏的“无药可用”,到进入新世纪因细菌耐药而导致人类面临的“无药可用”严重挑战,68年来,汪教授始终在为抗细菌感染有药可用而奋斗。
如今,我们庆贺汪复教授90大寿和厚重的从医执教68年,既是对前辈筚路蓝缕创业征程的重温汲取,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后辈以她为从医、治学、育人、修身的典范,收获更加完美的人生。令人振奋的是,在汪教授的引领下,蓬勃发展的感染病学科正迈向新的征程。
作者:陈勤奋 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