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61岁老人倒在医院预检处,生死时速,新华医院的医生们迅速抢救病人,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支架植入等一系列专业的救治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
这不久前发生在新华医院急诊的一幕,展现了医生们的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也深深地打动了现场目睹这一切的患者和家属。
6月14日下午,61岁的患者孙先生因突发胸闷、胸痛来新华医院就诊。意外就在此时发生,14点10分,孙先生在急诊预检通道处突然倒地,意识丧失。
杨纪元医师评估病情后即刻跪地抢救
抢救团队对患者持续心外按压并转运
新华医院急诊抢救室当班医师杨纪元闻讯后立即前往预检通道查看患者。在评估患者病情后,杨纪元医师当即跪地行心肺复苏抢救病人,并安排随行护士倪向红和周治宇准备转运床转运患者至抢救室。
10分钟后,在杨纪元医师持续心脏按压中,孙先生转入抢救室进一步抢救,急诊病房汤璐佳、王翠翠两位医师主动加入抢救。
丰富的经验、过硬的技术和平日艰苦的训练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一个成熟的团队高效的运转了起来:护士何晓静开通静脉,肾上腺素静推、护士倪向红心电监护、医生徐红华完善心电图、“请心内科会诊”!
危机不断,孙先生的呼吸停止了,杨纪元医师立即为孙先生进行气管插管后行呼吸机支持,王翠翠医师则在心脏持续按压的过程中完成了高难度的右侧颈内静脉的置管,一切都在快速而有条不紊的一一完善。
然而,对孙先生来说,最危险的情况还是出现了,随着一声声冰冷的报警,心电监护提示了患者出现了室颤,一种致命性的心律失常。
徐红华医师刚刚喊出口“除颤”,主班护士何晓静已经将除颤仪连接完毕,“充电、所有人离开、除颤”,一气呵成,不幸的是,孙先生的心律并没有转复。
“不要停,继续按压,还有希望”,汤璐佳医师立刻进行新一轮的心脏按压,并指挥护士倪向红静脉推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充电、所有人离开、除颤”,第二次除颤依旧没能让孙先生的心律转复。
按压-除颤-按压-除颤,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在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整个抢救团队并没有放弃患者,在第8次除颤后孙先生的心律终于转复窦性心律。
另一边,心内科二线值班医师柏萍接到电话后急诊抢救室,在看到现场情况后立即决定启动胸痛中心导管室。20分钟后,胸痛中心心内科急诊PCI介入备班医师周卿赶到抢救室,对患者情况作了初步评估,立马电话联系其他急诊PCI团队成员在导管室连接好有创呼吸机备用,把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器、除颤仪等开机备用。
同时与家属沟通急诊手术事宜,在征得家属理解后导管室也准备好了相关设备。于是在转运呼吸机辅助下,急诊科徐红华医师及心内科柏萍医师共同护送患者到了胸痛中心导管室。
过床、连接呼吸机、消毒、铺巾,导管室的伙伴们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穿刺股动脉、安置主动脉球囊反搏保护。
“室速,室颤,又室颤了”,在导管室外面紧盯着的柏萍立即提醒,这边护士孙莲青马上给予除颤,“转回来了,血压好点了”,抓紧时间穿刺桡动脉,很快完成了冠脉造影,原来是前降支血管从起始就堵塞了,怪不得疾病的来势这么凶险。
下导丝、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血流恢复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固定球囊反搏、转运病人,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当中出意外。
术后第一天,患者依然应用呼吸机通气及主动脉球囊反搏
在心内科监护室张松主任、王怡华护士长等医护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孙先生于第三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拔除主动脉球囊反搏,并于6月30日好转出院。
令人惊喜的是,在出院前的心彩超检查中,患者的室壁活动正常,说明及时的开通血管挽救了绝大部分心肌组织。
患者拔除身上的气管插管、股动脉置管、深静脉置管等后一身轻松
这例心脏骤停的胸痛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急诊科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置为患者进一步行手术创造了条件,心内科导管室的快速启动、及时开通血管以及心内科监护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华医院胸痛中心负责人潘曙明副院长说:“在胸痛中心成立三周年迎接复评审之际,患者的救治成功为胸痛中心所有相关科室都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鼓舞着大家以更大热情、更紧密的合作、更高的标准建设新华医院胸痛中心。”
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提醒:
医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民众的心梗科普教育。其中有3个核心认知:
1.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在心梗发作时,会表现为急性胸痛、胸闷。一旦发生,应尽快就医。
2.呼叫120: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患者呼叫120,而非自行前往医院。首先,120会做心电图,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用相应药物治疗;其次,120会前往有胸痛中心资质的医院,并提前启动导管室,进一步压缩抢救时间;再次,120急救系统正在建设数据库,若相关患者日后再发胸痛,大数据会进行预判、分析。
3.高危人群:老年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有心梗家族史等,属高危人群。在积极控制体重,诊疗慢性病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控。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新华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