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疫堡垒是如何建成,又是如何升级的?
近日,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等主办的第十五届医院管理高级论坛在上海举行,今年主题的不同寻常——“疫后谈医,灾后论防”,出席者更令人肃然起敬——上海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上海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上海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副院长徐正梅、上海市东方医院副院长雷撼、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副主任护师李晓静、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心理科副主任柏涌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刘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等,均为“战疫者”。
上海公共卫生体系在战疫中升级,战斗力满格
上海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在《从新冠防控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主题演讲中说,自SARS之后,上海市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经过H1N1、H7N9禽流感防控等多次实践,以及国内外卫生应急工作交流,卫生应急理念不断更新,已到了需进一步发展和变革的阶段;从实践来看,特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倚重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已成为其重要功能组成,本次疫情发病情况超过预期,也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里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的主要举措是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58个医疗服务圈,提升区域医疗中心诊疗能力,抬高全市医疗服务基础水平;与此同时,加强设置117个发热门诊,配置CT等设备,提升发现病患的能力,设置200个发热哨点门诊,筑牢发热诊疗服务网络“网底”。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从新冠防控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主题演讲中,强调了法制建设在新冠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在《上海堡垒——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执着与坚持》主题演讲谈到,疫情期间,在上海市政府提前决策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指挥下,上海第一时间启用了全国唯一具有负压功能的建筑主体工程应急储备楼,并未雨绸缪地提前储备了大量防控应急物资。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则在《学科传承,新冠“高考”》主题演讲中,谈了中国感染学科创建与演变的先驱学科——华山感染科的发展历程,谈了“新型病原体的跨界传播预警”,也谈了2019新冠疫情暴发,华山医院最早成立一线救治团队的故事。结合当下疫情防控特点,他认为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我们必须重启生活,没有必要过度的焦虑,并应具有与病毒共存的智慧和准备”。
“武汉保卫战”的启示:信念、思考与改变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在《抗疫前线的人文关怀》回顾了“武汉保卫战”的日日夜夜:1月23日武汉封城,此后,国家共派出344支医疗队赴鄂支援,共42322人,其中上海医疗队1649名医务人员,4月8日武汉解封,4月26日患者清零……在此期间,上海驰援武汉三批临床医疗队共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共422例,总治愈率85.1%;共制定医疗、护理、院感制度40余项;病理医疗队共完成19例病理解剖,明确发病机制。
陈尔真率领的是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正月初四从上海出发,共148位队员,来自40余家医院。“我们这支队伍去武汉时有64名党员,20名是民主党派,有50人写了入党申请书,最后25个火线入党了。”陈尔真说,“既然去了,责任所在,就要坚持下去,就要拼,因为国家需要你。这次抗疫的胜利体现了中国的力量,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效率。”
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在《方舱医院的模式创新和管理心得》演讲中谈到,此次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聚焦本次疫情防控暴露的短板与不足,从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来看,有许多问题需要重新思考。在他看来,方舱医院的模式创新至少带来四大思考,一是公共建筑要预规划,二是应急物资要预储备,三是应急物资要“平战结合”,四是多团队要协调演练。
率领上海中医国家医疗队的刘华则在《决战雷神山-中医的作用和管理思考》演讲中说,本次援鄂上海派出中医医护共252人,在他们所在的雷神山病区,中医药治疗率100%, 抗生素使用率最低,没有一例加重,复阳,零死亡、零感染。人均住院费用低。在他看来,早期中医的参与率和作用发挥不足,应当充分发挥中医作用,今后更要注重中医应对疫情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防疫物资储备等。
未雨绸缪,构建抵御百年一遇的传染病的新堡垒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作为论坛主席,在点评与总结中谈到, 要科学理性看待疫情,小小的病毒已给我们很多教训,一是科学公共卫生体系和预警体系建设非常重要,决策也很重要,但我们更需要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希望有一个有效、敏感、科学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预警体系,也希望这一体系是一个法律的体系,是一个自动启动的体系,是一个更少的受到人为因素干扰的体系。”高解春说,希望从事医院管理和学科建设的人永远记住这次疫情,永远以史为鉴,快乐地走向远方。
卢洪洲还畅谈了“上海堡垒”的下一步规划及建议,他认为,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堡垒,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继续密切开展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才能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抵御百年一遇的传染病大流行。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交大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院士,上海医学会会长、上海医师学会会长、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上海药监局局长闻大翔,上海医保局副局长张超,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方秉华,上海市卫生发展医学中心首席顾问胡善联,上海医院学会顾问李宏为教授,上海医学会顾问何梦乔教授等400余人出席论坛。
作者:孙国根 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周建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