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自然灾害,其所释放的能量会使建筑物的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毁损和破坏,由此造成对深陷其中的人们的伤害。
如何在地震中科学防范与躲避?
如何提高生存率,降低伤残率?
正确认知地震中“往哪躲”尤为重要!!!
居家室内避“三躲”
1、别往床下“躲”
以前人们认为钻到床底下最安全,这种做法是以建筑物的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当建筑物的天花板因强烈地震发生倒塌时,这种方法就不可取了,因为掉落的天花板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床底下能躲不能逃,并非最佳的躲藏。
2、别进衣柜“躲”
大衣柜虽然结实,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进入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同时造成的狭窄空间空气稀薄,氧供不足而造成呼吸困难。不仅会错过逃生时机,还不利于被救。
3、别靠窗边“躲”
现在的建筑楼房一般都是框架式结构,砖起到的作用是隔风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时,一次震动来袭,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楼房常常是框架在,墙没了,如果人们躲在窗户下,很容易被甩出去。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
社区室外避“三躲”
1、别乘电梯“躲”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因为地震后紧接着会停电,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且电梯间容易崩塌垮掉,导致电梯快速坠落,构成对人体的次生灾害。另外,地震时电梯结构整体性丧失,也不利于呼救及救援。
2、别入车里“躲”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你在驾车,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而引发交通事故。
3、别在楼旁“躲”地震的瞬间,房屋结构发生破裂、毁损和扭曲,结构破坏后的不稳定性,比如面临的余震、救援时扰动以及毗邻建筑物二次倒塌,构成了对人类生命的威胁。所以地震时要尽量快速躲开建筑物,特别要远离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户外出行避“三躲”
1、别钻桥下“躲”
地震对桥的桥台、桥墩、桥梁、支座等结构产生的破坏不容小觑,切记一定不要进入桥梁、隧道、堤坝,尤其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这些地方很容易在地震中发生塌陷,正可谓是“待在上面会掉下来、躲在下面会砸下来”。
2、别依电杆“躲”
地震躲避逃生时,千万要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如电线杆、变压器、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路灯、自动售货机等。除直接倒塌伤人外,还可能出现触电伤亡事件。地震可导致电线零落,易引发火灾。
3、别近山峭“躲”
“地震—山崩—泥石流”是具有关联的系列自然灾害链,震区若在山区,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等,切记这些次生灾害可能当即发生,也可能过后发生,像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等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更勿停留。
地震中如何躲避是逃生的重要环节,作者主张应因地制宜把握“三间”原则:
一是室内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
二是户外平面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
三是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口眼微闭、用鼻呼吸的体位形成的自救空间。
切记这样“躲”哟!
作者:王立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教授)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健康中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