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最明显的表现是心脏乱跳,严重的会导致心功能衰竭和中风。在20世纪,房颤除了服药治疗,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不过,长时间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会产生副作用,另外,很多患者即使吃了药也不能很好地控制房颤,工作、生活遭受严重影响。那么最新的房颤治疗技术进展到哪一步了?这名特殊患者的“心跳记忆”很有看头。
房颤确有遗传性,部分病患饱受困扰
张先生是一名典型的房颤患者,1993年,他38岁,患上了房颤。据他描述,房颤不是一直发作,但一旦发作起来,心脏就怦怦乱跳,然后出现头晕,浑身虚汗。起初发作时,他休息十多分钟就能缓过来,但后来,房颤发作得越来越频繁。
当时,他遍访名医,尝试了基本上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效果都不好。房颤隔几天就发作一次,导致他整天担惊受怕,精神很差,最终在46岁时就在厂里办理了“内退”,从此依靠基本补助工资生活,家里全靠妻子操持。直到2004年,事情出现了转机。这段经历如今看来也很波折。
张先生的房颤其实有一定遗传因素,他的妈妈、舅舅都是房颤患者,也是从30多岁起就开始发作,饱受房颤带来的痛苦。
2004年6月,张先生的妈妈因房颤发作得厉害,到上海新华医院急诊看病,被收住到心内科监护病房里治疗。当时,恰逢李毅刚主任从德国歌德大学附属医院被新华医院引进回国。李毅刚主任在德国是专门从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专科医师,到新华医院后,一心想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国内开展起来。
2004年,房颤消融技术在国外已比较成熟,但在国内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李毅刚主任带来的德国技术在国内从未开展过,这是被称为“三管齐下”的房颤消融方法,包括三维导航系统引导,双lasso导管验证和冷盐水灌注消融治疗,这三管齐下,保证了房颤消融治疗的有效性。
“消融”房颤,重回久违的健康生活
开展“三管齐下”的房颤消融方法所需的前期准备是繁琐的,李毅刚主任带着笔者等人,花了两三个月完成了开展新技术所需的准备。也是巧合,张先生的母亲这个时候住院了,分析她的病情后,李毅刚主任认为张母是适合做消融的。
如今,房颤消融治疗已非常成熟,几乎所有的大医院都可以常规开展这项技术了,而在当时,毕竟是新华医院第一个采用新技术手术的患者,李毅刚主任领衔,与张母进行了多次沟通,详尽讲述手术的过程、获益及可能的风险。
此外,当时的情况下,困扰张母的另一个问题是手术费用。多年房颤带来的痛苦使得她做消融手术治疗的决心异常坚定,但5万多的手术费(当时需全自费)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张母说,“医生,让我们回家商量一下吧”。
第二天,张母回来了,她说,想先办出院。当时医生们都以为她最终还是因为经济原因放弃了,谁知道,张母接着又说,“手术要做的,不过不是我来做,是我儿子来做,他和我一样也是房颤患者”。
就这样,新华医院第一个“三管齐下”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变成了张先生。李毅刚主任率团队开展了这台手术,第二天张先生就可以下床了,三天后出院。
术后两周来门诊随访时,张先生说,从此对生活有信心多了,每天会突然发作的心慌不见了,再不用担惊受怕了。一年后的张先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重新开始了工作。三年后,房颤消融进入上海医保报销目录,张先生的母亲、舅舅陆续也来新华医院进行了消融治疗。
技术更迭,纠正杂乱心律是不变目标
时间过得很快,16年一晃而过,张先生度过了一段没有房颤的“安心”日子。直到两周前,他又出现了心慌的情况,到社区医院做了心电图,显示是持续性的心房扑动,简称“房扑”。
房扑与房颤类似,也是一种心跳很快的心律失常,但相对来说更规律些。吃了两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心慌没有明显好转,张先生又来到了新华医院求助。
这16年里,房颤消融的模式在不断进步,从此前的“三管齐下”,发展到如今已进入“无线精准”模式。“无线”就是房颤消融手术所需的X线剂量可忽略不计,部分患者可达到不用X线。“精准”则是指随着手术三维系统发展,消融手术定位更精准。“无线精准”使病人获得更大获益,而李毅刚主任正是“无线精准”模式的提出者和积极推广者。
笔者在专家门诊接待了张先生,并将他收治入院。张先生感叹,过去的15年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15年,而这第16年虽然又得了新的“心跳得快的毛病”,但他对新华医院很有信心。房扑的手术与房颤的手术类似,但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房扑折返病灶的部位,采用“无线精准”的方法,我们不到40分钟便找到了病灶,随即在病灶部位消融,张先生持续了两周的房扑立马就停止了,而后,正常心跳恢复。很快,张先生康复出院,继续他平静而闲适的退休生活。
写下这个病例,作为我们医者也很感慨,医生们一代接一代从事着救人的事业,推动着房颤治疗技术变迁、进步,将杂乱的心律变为平稳是始终如一的目标。
作者:王群山(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