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C5病区),有来自龙华医院的三十人医护团队。今日分享的雷神山日记,来自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龙华医院急诊科曹敏副主任医师。
不知不觉来到雷神山医院已一月有余,在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各兄弟医院医疗团队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这段日子里,有所辛苦有所甜,有所感悟有所想。
主动请缨,为家乡贡献力量
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后,我就一直在龙华医院急诊科工作。很多年没来武汉了,武汉欣欣向荣的景致、东湖的微风、武大的樱花、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历史沉淀,是我年少时的回忆!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武汉。前方缺医少药,我心急如焚,国难当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龙医人,更当身先士卒,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这座城市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于是我主动报名参加抗疫工作,有幸成为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成员,奔赴武汉前线。
行程太匆忙,来不及和家人告别,便踏上了武汉的征程。不过在女儿小小的脑海里,我如一名剑客,能将新冠病毒一一消灭。于是带着单位的期盼,带着家人的期许,我毅然前行。刚来到武汉,迎接我们的是一场雨雪,顶着-3℃低温,从机场赶回酒店,深夜我们匆忙搬运医疗物资,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一早我们就马不停蹄奔赴雷神山医院,到场一看,现场还是一片工地,医院还是一个简易的工房,但想想10天建造一所医院,已是奇迹,看看外面辛勤劳作的工人,深深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也让我深深为“中国速度”骄傲,而支撑这种速度的是人民的团结与信念。
时间紧迫,由于接管的病区尚未完工,我们自己搬运物资,规划布局病房,忙得不亦乐乎,同时还要进行操作演练等,常常忙碌到深夜,但也咬紧牙坚持下来了。“娘家”龙华医院将各类保障物资源源不断送过来,科室同事也对我们关怀备至,趁着医院送物资的机会,赶紧给我们夹带点“私货”,甚是感动。
用中医药为患者撑起一片天
历尽艰辛,病房总算于2月20日起收治患者了,我作为接收第一批患者的医生,穿好防护服、隔离衣,戴好护目镜、防护面屏,早早进入隔离病房,焦急而紧张地等候病人。患者是被专车接送而来,原本空荡荡的病房,一下涌进41位患者,看到患者如释重负却又心事重重的样子,让我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正式开始工作,分诊、安排床位,带领患者进病房,说实话,首次面对新冠肺炎患者难免有些紧张,但身上的责任不容我们想太多,务必井然有序地把每一位患者安排妥当。
一位60多岁的患者,她儿子也是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她呼吸困难、发热、气促、胸闷,氧饱和度只有80%,为了让儿子安心上班,她自己忍受痛苦和恐惧,默默承受,见到我,她紧紧抓着我的双手说:“医生,我一定好好配合你治疗”。另外一位患者,病情严重,吸着高流量的氧气,依然不能缓解胸闷、气促等症状,她面色发绀,躺在平推车上推进来,一问才知她已予抗生素、抗病毒、激素等方式治疗10余天了,但效果不好。望着他们焦急的眼神,默默下定决心,我一定要以最大的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每位患者背后都有一个大家庭在等着他平安归来!几小时下来,身上已经湿透了,摘下护目镜,里面全是水,而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状态。
SARS疫情那年,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依然坚信中医药治疗必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于是我看温病、读伤寒、搜文献,不断总结经验。救治病人,中医先行,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药汤剂、针刺、艾灸、穴位敷贴为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运用中医冥想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一个月内,病区接收病人破百,出院60余人,其中危重者20余人,我亦深深体会到了中医的魅力,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中医人的信念,中医药必定能够撑起一片天。
发挥自身优势,不断砥砺前行
我出生于湖北,有语言优势,懂当地方言,便做起了兼职翻译,为医患传递病情信息,架起了病人和医生、病人和护士之间的桥梁。我还积极与病人沟通,进行心理安抚。犹记得有2位新冠肺炎患者,呈谵妄状态,与其他人完全无法沟通,我便自告奋勇,作为他们的管床医生,经受被攻击、被感染的风险,为他们悉心救治。其中一位患者不吃不喝,又哭又闹,反复拔针,毫不间断,镇静药物效果亦不佳,生恐他跌落床下,就时时陪伴。后又深夜带着病人做检查,接待会诊,终于安全处置完病人,大家也算松了口气。工作中,我尽心尽力,加班加点已成常态,什么危险我就上,同事们戏称我是“C5病区劳模”,其实这里的每位战友都在竭尽全力救治病人。
除了语言优势,我也有专业优势。作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我长期跟随导师龙华医院吴银根教授临证,吴老师曾是上海市防治SARS中医专家组组长,如今又是上海中医药防控新型冠状肺炎专家组组长,对病毒性肺炎的中医救治深有体会。针对新冠肺炎,团队开发出肺炎清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后所致纤维化,运用吴老师研制之化纤煎,疗效甚佳。学术经验学习期间又游学于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遵其学术思想,对新冠肺炎伴肾损伤,亦有一定体会;再加之博士研究生导师龙华医院周端教授的不断指导,处方用药,得心应手;同时,根据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主任方邦江教授急性虚证、截断扭转疗法之学术思想,积极干预,收效颇佳。
我有幸被任命为病区危重病小组常务副组长,同时光荣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成为我人生的新起点,今后必将以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切入点,努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同时,我挖掘《湿热病篇》探索新冠疗法,钻研“阳明法”,观察其助脱机、减少呼吸机使用之效果,也希望后期有成果表达。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咽拭采样有一定风险,于是设计出了一种保护性面屏,并积极申报了专利。我还有幸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武汉雷神山急危重症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武汉雷神山急危重专业委员会这两个学会的常务委员兼秘书长,让我备受鼓舞,我想这是责任也是动力,医学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长年从事急诊工作,经常无法陪伴家人,心中甚是愧疚,但家人对我很是理解,此次驰援武汉,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让我充满了力量。同学们、朋友们的声声问候,让我倍感鼓舞,医院对家里的照顾让我无比温馨,上级领导的慰问让我们信心十足,同事朋友的鼎力相助让我们无畏艰辛,战友们的齐心协力让我们披荆斩棘。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一滴水,力量十分微弱,但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就可以成江成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相信国家、相信人民,相信一起并肩作战的医务工作者,通过多方面的精诚合作,一定能战胜疫情。
作者:曹敏(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龙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