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除夕夜,上海市第一批志愿湖北医疗队逆行出发,截至今天,已整整60天。
在这个特别的“双满月”的日子里,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徐筠,写下了一篇有回顾、也有期待的日记。
在武汉的日子里,她经历过穿厚重防护服的焦虑,有过对2岁孩子在上海生病的担忧,更多的时候,她在下班的可乐里,在家人的支持里,在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里,慢慢成长,愈发强大。
她说:“过去的60天里,我在武汉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看到了武汉2020年的第一场大雪。现在,每天上下班的小路边,各种植物都冒出了新芽,我也脱下冬装,换上春装,和所有还在武汉同疫情战斗的每一个人,一同感受武汉充满生机的阳春三月。”
1月24日,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告急,还在工作岗位上的我接到通知后,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匆匆出发,来到了武汉。当时是寒风腊月天,身上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妈妈怕我冻着,还在行李箱里塞了两件高领毛衣和三套保暖内衣,保温杯里灌好温开水,叮嘱我有时间一定要多喝水。声声叮嘱,犹记在耳。
记得小时候的作文,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时光飞逝,光阴如梭。而如今,我觉得形容再恰当不过的就是这两组词了,来武汉,今天是第60天!在过去的60天里,从焦虑中感受到了动力,从煎熬中收获了爱心,从等待中看到了希望。
在疫情来临之时,我们医务工作者都变成了战士,和病毒短兵相接。坦率地说,作为“战士”的我,也曾害怕和焦虑。
初至武汉,很想快点投入到这场战斗中,但是很快,上班变成了让我很焦虑的事情。每一次上班虽然只有4个小时,但是这4个小时是从穿好防护服走上岗位开始计算。我并不害怕武汉初春寒冷的夜路,也不担心自己翻班错乱的生物钟,让我焦虑的是厚重的防护服,每次穿它,都会让我觉得透不过气。
还有更让我觉得压力大的是患者。在金银潭,医患关系很和谐,无奈“新冠”太凶猛。每一次上班于我而言都是挑战,为了做好准备,我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充电,原因很简单,我不想也害怕看到他们离开。
在前线,让我觉得最为煎熬的一件事,2岁的儿子生病住院。
来到这里的第33天,2月26日,我听到儿子生病后,心就开始提到了嗓子眼,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问儿子好点没有,但是儿子一天天的不见好,最后还是住院治疗。视频中看着他的小脸,坐在医院的病床上,我的心都在滴血,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儿子身边把他抱在怀里。
所幸小家伙在同仁们悉心治疗下,慢慢好转,我也算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我不知道怎么感谢那些治疗我儿子的医生护士,既然自己也是其中一员,那就更努力的工作吧,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每次下班后的可乐,就会让我很快乐,但是真正让我感到快乐的是看到患者慢慢好起来。事实上,真正的勇士是每一名患者,他们自己在战斗,我能做的只是照顾他们,提供给他们“武器”,不断鼓励他们,期待他们痊愈出院。
过去的60天对我而言,是一段特别的经历,也是宝贵的财富。过去的60天里,我在武汉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看到了武汉2020年的第一场大雪。现在,每天上下班的小路边,各种植物都冒出了新芽,我也脱下冬装,换上春装,和所有还在武汉同疫情战斗的每一个人,一同感受武汉充满生机的阳春三月。
作者:徐筠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