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一说到他,瑞金医院呼吸科党支部书记周敏教授给记者发了一串形容词:阳光、善良、担当、干练、有家国情怀。
陈巍(右)与瑞金战友在武汉,党支部生活是支撑他们前行的重要力量
周敏说,陈巍曾于2016年至2017年援藏,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援助医疗,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考验着身体的极限,陈巍二话没说就去了。这次,武汉疫情来了,他又是二话没说,春节前就退掉了家庭海外旅行机票、酒店,待命着。
“如果其他学科医生不清楚,我们呼吸科对这个病毒的传染性、致死性是非常清楚的,这是明知有风险依然义无反顾。”周敏眼里的陈巍始终是这样:话不多,冲在前头把事就干了。
陈巍是75后,算是医疗业务“中坚”了。1月刚有确诊病例报道时,他就退掉了全家出游的机票、酒店。“从这个疫情开始,我心里就做好了准备‘上前线’。我是呼吸科医生,也是党员,还有援藏经验,我去武汉太合适了。” 陈巍回顾整个春节期间,就是和同事在一起,参与疑似患者的排查工作,他在积累着经验,他在等待着前方调令来到。
2月8日,元宵夜,调令来了,2月9日中午,瑞金医院136人医疗队出征,陈巍正是其中一员,提着一直没空打开的、为春节出游制备的行李箱,直奔武汉。
第一次进重症隔离病区,第一晚收治重症患者,忙到第二天清晨6点
2月9日当晚,瑞金医院医疗队与来自全国的总共17支医疗队接手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16个重症病区和1个重症监护室(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手)。整座医院在几天之内被改建成重症病房,瑞金医疗队整建制接手一个重症病区,50张床位,并接到通知——当晚就要收治病人!
当时,武汉已提出“应收、尽收”政策,陈巍记得10日那个夜晚,深夜11点,大批量病人涌入。
“你别看病人是走进来,那是应激状态,此前他们散落在医院大门之外,终于这里有床位了,他们坚持着走进来,但不少人走到床边就直接倒下了。” 陈巍看着这一幕告诉自己:这是“硬活”。
这一夜,他和瑞金医院的战友们忙到第二天早上6点,总共收治了28名重症患者,所有应急状态都一一处理好,病人暂时安稳了,天亮了。
紧接着的第二天,第三天,病人大批涌入,三天内50张床位全满。瑞金团队根据全国已出台的诊疗方案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多学科讨论会诊机制,对每一个重症患者都全力以赴。他们还与“上海战友”——华山医院团队形成病人转运机制,早期发现、识别病人的转危迹象,就转入华山ICU,事后大家发现:早期及时介入,对提高患者的转归是有极大帮助的。华山ICU病区的危重症患者好转后,也会回转到瑞金病区,这样病房就周转起来,可以救治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到武汉第一周,陈巍的睡眠不好,在西藏都没有吃安眠药的他,在这里会吃安眠药,强迫自己睡两三个小时保证白天工作的状态。“一开始,50个病人,你躺在床上就会过他们的情况,到了半夜有些检查结果出来了,或者病区传来消息说病人情况波动了,手机响一响,你就会去看,大家都是如此。”陈巍欣慰的是,这种情况在第二、三周改变了,病人好转了,有的出院了,有的转去了方舱。
医生会在隔离服背后写上“加油”,给自己,也给所有患者
“第一周是压力最大的,病人死亡,很多医疗队彼此也会交流,花费了很多精力,没有救回来,这对医生的打击是很大的,会很沮丧。”陈巍说,不到这里,难以真切体会这场疫情对武汉人民的伤害,有的患者被家属送进来,后来病情更为严重了,再联系家属,家属说,我也是重症了,住在医院,赶不过来了;还有一名女患者,丈夫已因为新冠感染去世,儿子在另一个重症病区插管,感觉这个家眼看就要没了。
为了鼓励患者,也为了重塑患者的信心,病区护士花了很多心思,画漫画,给患者过生日,瑞金医院医疗队领队胡伟国还带着大家制作“抗疫大学毕业证书”,发给每一名成功战胜疾病、治愈出院的患者。
陈巍与上海医疗队的周新教授、王瑞兰教授等相遇,大家互称“友军”,上海同事们称此为“最美合照”
“医生,等我康复了,我要到上海来看你们。”有患者这样对陈巍说。令陈巍特别开心的是,这些天,病区有几天新收病人为零,他们还听说有的方舱关了。
“大家现在会为了这一件件看起来很小的事开心很久,感觉曙光就在眼前了。”太太问陈巍: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刚来第一周时,他说:大概得等到武大的樱花谢了,现在他感觉:大概武大樱花开着,就能回家了。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