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接到记者的电话,上海医疗队队员奚欢正在收拾上班行囊,她特地往包里塞了上海送来的特产,蝴蝶酥,曲奇饼干,还有龙华寺的大礼包。她说,要去分给患者们。
“看着他们吃得下,睡得好,病情在好转,真的很开心!” 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名肝内科护士,1986年生的奚欢本身专业与呼吸科并没太大关联,但看着同事一个个奔赴前线,而前方医疗队人手又紧缺的情况下,她报名了。
2月7日下午,一架东航飞机停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停机坪,目的地——武汉。远处,一个人凝重地望着飞机,他叫狄海国,是东航的一名发动机工程师。他要送别的不是普通旅客,正是自己的妻子——奚欢。
2月6日深夜,奚欢接到第二天要前往武汉参加救援的紧急通知,同样身为共产党员的狄海国得知消息后,心情复杂。当晚,两人一同收拾出行行李,查漏补缺,直到凌晨4点多才躺下。其实,这一夜,他们夫妻俩谁都没睡着。
2月7日一早,奚欢迎来了出征日,当天也正好是狄海国值班,他无法送行,坚守在了工作岗位上。当得知奚欢将乘坐MU200航班后,狄海国提前赶到机坪,伫立在那架包机的旁边。看到妻子,他奔跑过去就说了一句话——“你放心,家里有我。”
“家人尤其是爱人的支持,是我冲锋的最大动力。”奚欢说,在武汉的工作节奏很快,她跟随中山医院医疗队整建制接手武大东院的两个重症病区。在这里,患者不仅遭遇病痛的折磨,还有亲人离散的痛楚。
“我们刚接手工作的前期,在护士长潘文彦老师的带领下,将全国各地捐赠过来的水果、牛奶等分发给患者,同时告诉他们这是全国人民的心意,患者们很感动,说原来大家没有忘记我们,好久没有吃水果了真的好甜,那一刻,我们医务人员也泪目了。” 奚欢记得,还有一名患者由于亲属相继过世,不仅心情极度低落,生活物资没人补给了,他们医疗队知道后,马上安排人员采购相应物资送到患者这里,每个班次也会给他特殊的关心与鼓励。
有一次,奚欢照例去看看这个特别的患者,老人家对她说:以前看病,住院都是家属陪伴,有了家属陪伴就是心安,这次生病有你们陪伴,你们就是我的家属,真的很谢谢你们,看到你们我就心安。
说完,老人给奚欢竖了一个大拇指,这画面,她记忆犹新。
“如果疫情防控是一场战争,我就是战士,我们要让党旗高高飘扬,驱走病毒的雾霭;要让党徽闪闪发亮,照亮心中的前路。”奚欢是一名拥有12年党龄的青年党员,在中山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余情眼里,这始终是一个“能量满满的年轻人”,作为肝脏科护士,为迅速适应呼吸支持护理等新工作,她会自己反复琢磨,下苦工夫练习。“她就是会一直动脑子,一直琢磨怎么给患者更好的护理。”
2月12日,到武汉的第五天,对奚欢来说还有着特殊意义,这天是她的生日。“6天前,你勇敢地加入赴鄂医疗队,冲锋在抗疫第一线,离开了最爱的家人……”傍晚17点40分,距离上夜班还有两个多小时,一个简短又匆忙的生日会在医疗队驻地酒店的小厅里悄然进行。在这个被病毒阴霾笼罩的“战场”,这个意外生日让奚欢惊喜不已。医疗队领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给她送上一张手写的生日卡片。在与两个儿子的视频通话中,她说:“妈妈很快就会回家。”一句话说得很多医疗队队员落泪了。
大家匆匆吃了蛋糕,就立刻动身赶赴医院隔离病房上班。漫长的一夜即将开始,黎明总在黑夜后,奚欢说,这是她第一次来武汉,希望等疫情过后,再来一次,来看看重新焕发动力的武汉,来看看李白诗中的黄鹤楼,来吃一碗热干面。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