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在右边,肝脏在左边……全内脏反位这种在影视剧里才出现的特殊患者,近日被上海新华医院的一群医生遇上了。这名极罕见病例患者在新华医院成功接受了直肠癌保肛手术。
65岁的石先生近半年来大便频次明显增加,从一天一次发展为4-5次/天,大便中混有暗红色血迹,且粪便细长。在自行使用痔疮栓后,这些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他就赶到新华医院肛肠外科门诊就诊。
接诊的丁文俊医生在进行肛门指检时发现,在距离肛门5厘米的直肠,可以摸到一个占肠周一圈、质硬的肿块,这属于典型的直肠癌肛诊表现。通过肠镜检查结合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报告,患者被确诊为直肠腺癌。
结直肠癌是上海人群发病率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一般可表现为腹痛、便血、粘液便、大便次数增多、贫血、消瘦等。专家提醒,早期肠癌及癌变病变通常无任何症状,仅能通过肠镜检查发现。45岁以上人群即便没有任何相关不适,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快速安排患者入院后,盆腔核磁共振显示直肠癌已累及外膜。更令医生吃惊的是接下来的一幕:在进行手术前常规胸腹部CT检查时,摄片医生发现:镜像右位心,腹部全内脏反位。这意味着医生们遇到一例极少见的先天畸形病例。
全内脏反位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人体内脏解剖变异,系指心、肺、肝、脾、胃、肠等全部内脏的位置呈180度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又称“镜中人”,其发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尽管是全内脏反位,但循环、呼吸、消化功往往正常,所以“镜中人”平时通常无任何症状,多半是在无意中或体检时发现。目前对引起内脏反位的原因尚无定论,多认为与遗传有关,染色体结构的畸变可能为内脏反位的基本原因。
问题是,看似简单的内脏反位与不变的手术步骤,给医生带来不小的手术难度。医生形容,有悖于常规的手术操作习惯与空间感知,好比在手术过程中让外科医生左右手分别同时画圆和正方形。从难度上来说,这不亚于开展一种全新的手术技术。此外,男性患者骨盆狭小,这也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带来不小挑战。
围绕这一特殊病例,新华医院肛肠外科杜鹏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结直肠癌诊治中心多学科诊治团队首席专家沈伟、医学影像科等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在充分评估了患者的检查结果后认为肿瘤距离肛门较近,手术保肛可能性不明确,且肿瘤局部突破肠壁全层,具备新辅助治疗指证。
新辅助治疗是指对局部晚期(IIb/III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前放疗或化疗,可以降低肿瘤分期,减少局部复发率,控制微小转移灶,使不能切除的肿瘤转化为可切除,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低位直肠癌的保肛几率。
在经过2个月、4次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的肿瘤明显退缩了。肿瘤切除手术开始了。手术由杜鹏主任领衔,由于患者内脏位置完全相反,专家们结合常规手术站位习惯与患者器官实际解剖位置,采取了先反向站位:即主刀医师与持镜手站在患者左侧进行血管淋巴结组织清扫、乙状结肠游离后,再换回到患者右侧传统手术站位进行后面的直肠系膜切除、肠管切除与消化道重建……手术耗时近4小时,与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时间基本相当,手术团队成功实施了这台保留肛门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近年来,大肠癌的治疗模式已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转为规范化、个体化精准治疗模式。上海新华医院肛肠外科在本地区较早提出“结直肠癌全流程诊治体系”理念并付诸实践,突破传统结直肠癌治疗过程中外科手术与后期综合治疗脱节的情况,实施结直肠癌治疗全程管理的新模式。据国内外资料报道,该诊治模式下,可使得大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10%左右,为患者赢得更多生机。
作者:唐闻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