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搜索功能的愈发强大,
如今是越来越多人一生病,
就借助“网上医生”来给自己看病,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互联网时代的医生都在饱受这样的煎熬……
站着不动也是绝症!
你咳个嗽,上网那么一查,
绝对就是肺结核了啊!
发了个烧,上网那么一查,
肯定就是埃博拉,半天就得凉!
留个鼻涕,上网那么一查,
那就是脑膜炎了,你的脑正在爆浆!
身上痒痒,上网那么一查,
不是过敏休克就是思觉失调!
没事网上查,没病给吓成病而离去……
总会有病人拿着自己找的资料
和你一起讨教
前不久就有一位瑞典医生可能遭遇了太多类似的病人,
他为此专门作了一首歌,一经发布后便在网上瞬间走红...
“有天晚上,我老爸跑过来跟我说:
儿啊,我快不行了,估计所剩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但在我弥留之际,想叮嘱你两句——
我希望你能追寻自己的内心去过日子,做想做的事别留遗憾,
制定好计划去过也好,孤注一掷地过也行,
但有一件事儿你千万别做!而且这事儿你一定得听我的!
那就是——有病绝对不能上网查!”
“你上网一查可能会发现自己有上百个症状和可能患上的病症,
啥事儿没有也可能会被诊断成绝症!
如果你上网查查自己为什么咳嗽,那估计你就成了肺结核!
要是你发烧还长红疹的话,上网一查肯定就成了埃博拉已经侵入体内,只能在家等死!
如果你上网查为啥一直流鼻涕的话,八成就变为得了脑膜炎,而且脑子里到处都在爆浆!
当你上网搜自己为啥浑身发痒时,那预测结果不是过敏就是精神分裂症!”
而且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也是非常符合洗脑神曲的气质——
“有病绝对不能上网查!一查准没个好!
你可能是想了解多一点,但你没准儿会发现:
你被诊断成了染色体比别人多一条!
手臂疼可能成了心脏病的前兆,觉得身体有点儿虚弱就成了肌肉萎缩或者硬化症!
轻微的贫血成了白血病,感觉有点爱闹就成了多动症!
所以,千万千万别再上网查自己的病症了!”
最后,Henrik还补上了这样搞笑的一段讽刺:
“我父亲对我说完这段话后,便与世长辞了,
死亡报告上写得非常清楚——死因就是疑心病!
而这样的情况在那些喜欢到网上查病症的人中,真的是再常见不过了啊!”
这位被“自诊族”们气到不行的医生名叫Henrik Widegren,是来自瑞典的一名耳鼻喉科专家,
除了是一位极具医德的医生之外,工作之余的Henrik还是一个热衷于写点儿“保健歌”的唱作音乐家,
多年来Henrik发现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中老有先行“上网诊断”的情况后是对此非常气愤,
于是他决定再度出手,创作了这首名为《Never Google Your Symptoms》(生病别在网上查)的歌曲,
而且这次他还联手了另外三名医生,以乐队的形式演唱这歌儿并拍了个MV...
虽然Henrik的这首歌趣味十足,但歌词却是十分写实且中肯,
上网看病不仅会延误病情,甚至还可能因为网上错误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导致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在门诊中也遇到过“我看网上说”的患者,“我从来不觉得患者是来挑战医生。”患者提供的信息,多是片面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医生需要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引导患者理解医生、相信医生。“他带着正确的知识再回到互联网上去思考,就可以帮助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刘健说,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需要明了一个基本的生活道理,就是不要用自己的业余挑战他人的专业知识,业余人士的认知是有局限偏差的。当然,医生也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顺应潮流,提高自己,“更好地运用互联网的技术,迎接互联网时代患者认知水平提高带来的挑战。”
刘健说,对于通过在网上 “自我诊断”或者将网络查询的答案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来提问医生的情况,目前网络上医疗知识来源的权威性、科学性、准确性等都有待提高。但互联网对于疾病诊断提供的信息有些也是准确的,关键在于患者如何去甄别,如何过滤网上不准确的信息。患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知识培训与学习,所以绝大多数患者从网络上得到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知识,往往不够准确,比较片面,甚至可能会因此导致患者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看病这件事最好听专业人士的。”
他说,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明确医生对患者来说,是可以帮助他度过难关的人,是对患者有帮助的人。“医生一定不是神,也不是天使,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不足和缺陷,但医生的职业要求是要对患者认真负责,所以患者信任医生是基础。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带你游遍英国、北京晚报、胡椒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