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能感知气温升降和环境冷暖,这在医学中被称为“温度觉”的感觉功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适应环境的本能,这种感觉悄悄保护着我们免受过寒、过热的物理伤害。但是,当怕冷的感觉与环境温度降低无直接关联时,这常常就是身体出自本能而传递的求救暗号。今天就为大家破解那些常被忽略的“怕冷”暗号。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受寒之后,如果添衣增被还觉怕冷,很可能就要发烧了。而每隔一两天就规律地出现怕冷、寒颤、发热、头痛再出汗、退热,则被大家称为“打摆子”,可能与疟疾或其他感染有关。这些伴有发烧的“怕冷”,往往都会得到充分重视。相反,那些长时间、反复出现的怕冷却往往被人们忽视。
胃寒
不少人都有这个问题,稍微吃点生冷食物、喝点绿茶,就会感觉胃中寒冷不适,甚至胃脘冷痛。如果既往没有这种情况,近期突然发生,可能与过食生冷,胃脘受寒有关。如果反复发生,则可能是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的表现。
四肢发凉
除了众所周知的“受寒”以外,在生病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可能是病情进展加剧,甚至有休克的表现。更常见的则是一些并无其他特殊不适的人,在天气变化或季节更替时出现手足冰凉。
虽然症状相似,却暗藏玄机。中医学将四肢发凉称为“四逆”,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有一张处方叫“四逆散”,主治阳气运行受阻,不能到达四肢所致的“四逆”。而该书所载的另一张处方“四逆汤”,则主要用于治疗体内阳气大虚所致的四肢逆冷。要透过症状表现区分体内阳气运行受阻或阳气亏虚这两个“四逆”的常见原因并非易事,需要向专业中医师求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长期节食、减肥者如逐渐出现四肢发凉,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营养缺乏、阳气不足所致。对此情况若置之不理,体质将进一步下降,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老寒腿
常常在天气变化、季节更替时出现膝关节及以下部位怕冷,可伴肌肉关节酸痛,受风寒后症状加剧,令人苦不堪言。除受寒、湿环境影响之外,“老寒腿”还有个常见病因——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劳损。它既可起源于一次突发的扭伤、拉伤或骨折,又可由于长期体力劳动、步行姿势不当、衰老等所致。劳损催生瘀血,阻塞脉络,使局部血液循环更加薄弱,在天气变化或季节更替时,气温降低,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更加明显,阳气运行受阻,膝关节及以下就显著怕冷甚至疼痛了。这也是民间所言“有伤就有寒”的机理。
背心冷
部分人的怕冷部位较为独特,他们甚至会告诉医生,怕冷的特征是在背部如“巴掌大”的一个固定位置。导致这种症状的常见病因在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已揭示:“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痰饮停聚于心下,使阳气不能顺着经络到达背部,就造成了这种特别的症状。要强调的是,并非只有痰饮才会导致这种症状,其他病因诸如湿热、瘀血如阻滞相关经络,也可致类似症状,但相较于痰饮较少见而已。
腰冷
寒湿阻滞于腰部,可导致腰部寒冷,也可导致腰部沉重。古人把这种情况形象地比喻为“腰重如带五千钱”。五千枚铜钱的重量确实不轻,足见患者的痛苦情形。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阳亏虚,可见腰部怕冷,可伴腰膝酸软。腰部的损伤,比如腰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导致阳气运行受阻,也可见腰部怕冷。
其他部位怕冷
临床可见的怕冷症状各不相同,从头到脚都可出现怕冷,其常见原因不外乎上述几类——“受风寒”“阳气虚”,或因外伤、劳损及其他病因阻滞经络血脉而致“阳气运行受阻”。中医医师在诊治以局部怕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时,常常首先考虑局部问题,如有必要再根据经络循行分布考虑相关脏腑病变,此处不再赘述。
所以说,看似简单的“怕冷”也是一套复杂的身体求救暗号体系,只要我们充分重视这些身体发出的暗号,及时到正规中医机构就诊,多数的健康问题都能得到很好解决。
作者:王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