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科医院优化器官移植伦理流程,为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住在病房的90岁老人与远在藏区的小朋友“对话”,对老先生来说,这是一次生命精神的传递——身患重病却依然乐观生活;对孩子们来说,90岁的人生让孩子们好比读到一本“生命之书”。人生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如此生命两端的对话!这一切基于上海近年着力推进的医学伦理工作。
今天,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2019年会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医学伦理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上海行动”展开广泛探讨,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尊严与叙事伦理实践基地”等14个第二批“医学伦理实践基地”公布。这意味着自2017年至今,上海已形成31个“医学伦理实践基地”,涉及新技术伦理、儿科伦理、器官移植伦理、医患沟通等多方面。
优化器官移植流程,给生命争取时间
“老爷爷,祝您生日快乐!”稚嫩的问候在背景音乐声中响起……俞老是舒缓科的住院患者,在病房里迎来了他的90岁生日,还完成了“多功能多层级平动摆转电极料浆电解槽”国家专利的申请。
通过视频连线,这位舒缓病房特聘的“精神导师”意外收到了几千公里以外的藏族小朋友的祝福。随后开启的一场温暖对话,让现场所有人心中暖意融融。这座“生命彩虹桥”让临向终点的老人与天真活力的孩子们以美好的方式相遇。
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尊严与叙事伦理实践基地”近年尝试以故事来诠释患者的独特经历,探索本土化情境下安宁疗护伦理困境中的可行对策,并将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延至儿童青少年等不同群体,为生命教育注入温暖底色。
不至于此,医学伦理探索还能为生命争取时间。
呼吸困难、昏迷!38岁的小刚(化名)五年前由于特发性肺纤维化造成呼吸功能衰竭,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了首次双肺移植术,生活质量大为改善,结了婚,还有了可爱的宝宝。可随着移植肺的功能不可避免地渐退,小刚的身体再次响起警报,他再次来到了胸科医院求救。
再次手术,小刚很担心移植的进展。令他没想到的是,为提高肺移植伦理工作审查效率,胸科医院一直在探索为器官移植手术的供体、受体衔接过程“争分夺秒”。该医院首创了“微信网络肺移植伦理审查系统”绿色通道,为此,进一步优化了申请流程,提高了审查效率。今年5月,胸外科主任赵珩领衔的肺移植团队成功为小刚施行了再次肺移植手术,使他重获新生。
多视角对话,给医疗注入温暖底色
医学伦理建设在上海正形成“气候”,渗透到医学与健康工作的多层面。
“我们骨质疏松的老太太们也有专门的档案啦!”在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促进伦理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多年致力于社区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识别、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目前已建起2276份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及患者档案,通过“谈骨论精——骨迷俱乐部”“周桥演播室”“桃子姐姐小课堂”等品牌栏目,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家庭医生带来的健康获得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叙事医学与医学人文实践基地”由多平台联手,组织撰写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规范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华山医院在临床科研伦理、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素养培育、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向社会开放“华山读书沙龙”,构建起员工与社会“有温度的关联”。
随上海医学事业发展,医学伦理已由不被人注意、理解,到现在成为医学绕不过的重要一环。为了医教研伦理的优势释放更大能量,在上海,不少医院负责人挂帅医学伦理实践基地建设,将伦理元素融入“中医药健康”“高风险生物技术”“胸部疾病临床研究”“肺移植临床应用”“罕见病诊治及临床研究”“健康科普”“临床查房”等具有创新开拓意义的领域,促进预防-治疗-康复衔接的形成良性循环。
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会长、海军军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主任杨放教授介绍,健康伦理整合了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和公共健康伦理学的疆域,兼顾了社会公众、单位和个体三者的健康利益,为构建我国健康伦理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贡献智慧。
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2019年14个医学伦理实践基地
上海健康医学院健康伦理研究与实践基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药健康伦理教育实践基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高风险生物技术伦理实践基地
上海新华医院罕见病诊治及临床研究伦理实践基地
上海市胸科医院肺移植临床应用伦理实践基地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部疾病临床研究伦理实践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伦理实践基地
嘉定区中心医院叙事伦理查房实践基地
上海市同济医院健康科普伦理实践基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叙事医学与医学人文实践基地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医学人文实践基地
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伦理和人文关怀伦理实践基地
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伦理实践基地
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尊严与叙事伦理实践基地
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口腔健康管理伦理实践基地
作者:唐闻佳 陈德芝 施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