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罕见肿瘤大如西瓜,剩余肝组织已经无法负荷起身体正常功能的运转。即便切除肿瘤,患者所剩的肝脏也不够了,可能连命都保不住。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普外临床医学中心肝胆外科钟林教授团队以“二次肝切除”的方案,先将肿瘤“饿瘦”再切除,为一位巨大罕见肝纤维板层肿瘤患者实施了极限精准切除术。
今年7月初,28岁的小杨开始感到腹胀、腹痛、呼吸困难,晚上睡觉只能平躺不能侧卧。CT检查结果发现,小杨的肝脏部位有着巨大肿瘤,肝脏已被侵袭得所剩无几。
“患者的肝肿瘤增长速度非常快,入院时有6斤左右,体积约为25×20厘米,已经挤压胸腔导致呼吸困难了。”接诊小杨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普外临床医学中心肝胆外科主任钟林教授说道。此外,小杨还出现了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阻塞性黄疸等症状,情况非常危急。
肿瘤在短期内生长迅速,任其发展也可能很快就会危及生命,必须进行手术。然而,正常人的肝脏一般在1500~2000克,而小杨剩余肝脏组织不足400克。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需的肝脏组织最低极限不低于体重的1%,一般成人最少需要600克的健康肝组织。这种情况下贸然切除肿瘤,小杨可能因为剩余的肝脏不堪重负而面临死亡的威胁。
“一般情况下,切除肝脏肿瘤后如果剩余肝组织不够,需要肝移植。”钟林坦言,但肝移植手术不仅费用大、肝源有限,后期的治疗和康复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考虑到小杨的家庭状况,钟林决定另辟蹊径。
影像学检查显示,小杨的肝肿瘤有完整的包膜、肿瘤血供特别丰富,根据多年经验,排除肝细胞癌的可能,考虑肝纤维板层癌的可能性非常大,只要顺利切除并保留足够的肝组织,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钟林决定将手术分两步走:先把供应肝肿瘤的血管阻断,肿瘤失去血供以后就会停止生长甚至逐渐萎缩;而原本供应肿瘤的血液就会转向残肝,肝脏就有希望重新再生长,达到足够的体积后,再进行肿瘤切除手术。这种方式在医学上叫作“二次肝切除”。
专家团队先通过手术方式将肿瘤的主要供血血管离断。大约半个月后,又通过微创介入治疗进一步阻断为肿瘤供血的中小血管。手术联合介入治疗后,小杨的肝肿瘤被完全“断粮”。
经过一个多月的支持治疗后,小杨身体状况良好,肝脏组织增长到了700克左右,而随着肿瘤的缩小,腹腔中也具备了足够的手术空间,为接下来的肿瘤切除手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次手术的难度主要在于肝脏的血供非常丰富,周围包绕着大大小小很多血管,需要使用非常精细的超声刀、超细刀。手术切除肿瘤的过程中,不能伤及血管,在剥离肿瘤同时就要处理好极度扩张的脆弱血管,以免引起大出血。考虑到术中万一有血管破裂出血,主刀医生来不及处理,忙乱中还可能损伤更多血管,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在通过三维重建、评估后,此次手术设定了“双主刀”的方案。
手术当日,钟林和科室副主任医师王斌同时主刀,一路负责剥离肿瘤,一路负责止血、处理血管,“双主刀”齐头并进。
巨大的肿瘤压迫周围血管,使得血管严重曲张,变得异常脆弱,用“血脉贲张”来形容当时的状态一点都不为过,稍有动作就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如果供应肝脏的主要血管破裂出血,可能保不住血管,原就所剩不多的肝脏就可能失去最后仅剩的一套血液供应系统而缺血坏死,危及生命。因此,这场手术是挑战肝脏极限、血管极限的“双极限”手术。要从怒张的血管“丛林”中“掏”出肿瘤,但不能碰伤虬枝盘曲的血管,难度非常大。
在手术团队合力协作下,共耗时4.5小时将肿瘤顺利切除,主要血管安全保留,精准吻合胆管,并清扫了周围淋巴结。切下来的肿瘤体积约12×18厘米,称重5斤左右,国内文献中尚无如此巨大肝纤维板层癌的报道。术后病理也显示,淋巴结全部阴性,没有发生转移,肿瘤为高分化肝纤维板层癌,与术前预估一致。
根据病理结果,小杨还将进一步开展后续治疗。
作者:胡杨 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市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