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这首儿童歌曲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然而路边的野蘑菇还是尽量不要采!
梅雨季节虽过去了,江南的气候还是比较潮湿的,有一种植物特别喜欢这种天气,迎着雨水疯狂生长。
在草丛中、树荫下,甚至是墙角边,野蘑菇一个个冒出了头,不少人就会出于好奇心会去采摘这些蘑菇,但要注意的是,路边的蘑菇可千万别采来乱吃。虽然这些蘑菇看起来人畜无害,但是这都是表面现象,这些蘑菇弄不好,就会把自己吃进医院,更严重的,甚至会丧失生命。
近日上海接连有新闻报道民众因误食公园自行采摘的毒蘑菇中剧毒险些丧命的。而从各地食监部门的预警与提示信息看,几乎每年都有人因为误食毒蘑菇而住进医院。
为什么这些野蘑菇会如此毒,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千奇百怪蘑菇传
蘑菇又称蕈菌一般泛指肉眼可见、能徒手采摘的大型真菌,为长出地面的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多由菌盖、菌柄 、菌托和菌环等组成,以菌盖最为明显。菌盖形状各异,颜色也是多种多样。蘑菇可以分为食用菌和药用菌。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元素等,味道鲜美,如鸡枞、松茸等。药用菌含有多糖和肽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生物碱和其他化合物等,如灵芝、虫草等。在我国菌类的食用历史很悠久,早在6000年前我国古人在就开始食用蘑菇。20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灵芝、茯苓等药用菌。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药用蘑菇就有20多种。
但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的,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常生长在树木多,有腐叶、潮湿且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蘑菇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7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其中肝肾损害型致死率最高。
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毒蕈是指对人或动物有毒的一类高等菌类,毒蕈一旦被误食就会引发中毒,后果通常都很严重,常常危及生命。毒蕈中毒的致死率一直很高,可高达50%,而且往往具有家庭聚集性中毒的特点。所以来源不明,毒性不明的蘑菇可千万别吃,路边上
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那或许就有人说,不怕我知道哪些是毒蘑菇,野蘑菇这么好吃的山珍怎么能错过呢?
听过很多种辨别毒蘑菇的土方子,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越是鲜艳的蘑菇毒性越强,吃不得,当然也有人说不生蛆,不生虫的蘑菇有毒;还有人说有腥、辣、苦、麻、臭等气味的就是有毒蘑菇。但是,事实证明,这些说法对于某一种毒蘑菇可以是对的,但都不能用作鉴别所有毒蘑菇的一般规律。就例如白毒伞,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致死率高达95%以上。
正是因为野生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毒性成分复杂,一种毒蕈常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又常常存在于多种蕈之中。并且由于毒蕈中毒与烹调方法、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有时同一种蘑菇长在不同地方,也可能有毒,所以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特征来辨识非常困难。
误食毒蘑菇该怎么办?
1、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
2、大量喝水,立刻饮用大量的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采取催吐措施,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
3、毒蘑菇轻微中毒症状也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因为内脏损害和溶血反应可在6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生。
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去医院,以备进一步诊断治疗。
4、如果中毒者已神志不清,又出现呕吐反应,则应让中毒者平躺,让其的头朝后仰向一边,以便于呕吐物从嘴角流出,防止窒息死亡。
路边的野蘑菇
1、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Amanita verna),又名致命鹅膏菌;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分布在广州、清远、肇庆等地;剧毒,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
毒性: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可致使人体内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
2、半卵形斑褶菇
俗称狗尿苔,菌盖直径一般4cm,有时可达8cm,近圆锥形、钟形至半球形,顶部有的略带土黄色,光滑而粘,有时龟裂。菌肉污白色。菌褶初期灰白,後期呈现灰黑相间的花斑,直生,稍密,长短不一。菌柄圆柱形,长10cm-25cm,粗0.4cm-1.2cm,白色至污白色,顶部有纵条纹,菌环以下渐增粗,内部松软变空心。菌环膜质生柄之中上部。
毒性: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等。
3、花褶伞
跟半卵形斑褶菇有点像,菌盖小,半球形至钟形。菌盖直径3cm左右,烟灰色至褐色,顶部蛋壳色或稍深。有皱纹或裂纹,干时有光泽。菌肉污白色,菌褶灰色,常因孢子不均匀成熟或脱落,出现黑灰相间的花斑。菌柄长可达16cm,粗达0.2cm-0.6cm,上部有白色粉末,下部浅紫,往往扭曲,内部空心。
毒性:其毒素为光盖伞辛等,以致幻作用著称,中毒反应也像半卵形斑褶菇,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
4、裂丝盖伞
菌盖直径3cm-7cm,淡乳黄色至黄褐色,表面密被纤毛状或丝状条纹,初期近圆锥形至钟形或斗笠形,中部色较深,干燥时龟裂,边缘多放射状开裂。上部白色有小颗粒,下部污白至浅褐色并有纤毛状鳞片,常常扭曲和纵裂,菌肉白色,孢子印锈色。孢子锈色,光滑,椭圆形或近肾形。
毒性:中毒后出现大汗,流涎,瞳孔缩小,视力减弱,发冷发热,牙关紧闭或小便后尿道刺痛,四肢痉挛,有人会出现精神错乱,有人因中毒后大量出汗引起虚脱而死亡。
本文专家:施晓予,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研发方向硕士研究生
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编辑:金婉霞 陈孙杰(实习生)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少伟教授话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