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也是荷兰画家梵高的生日。梵高被认为生前很可能罹患双相障碍,为纪念他,亚洲双相障碍网络、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及国际双相障碍学会联合发起倡议,将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
记者从今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双相障碍日主题活动上获悉,双相障碍在我国发病形势严峻,提高认知尤为关键。
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疾病。据全球疾病负担合作研究报道,双相障碍(BD)在致残和致死风险中均位列各类疾病前列。该报道预测至2020年包括双相障碍在内的心境障碍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居各类精神障碍首位。
在我国,其防控形势亦不容忽视。为促进我国双相障碍的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双相障碍的认识和重视、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能力、推动双相障碍在中国的规划化治疗,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双相障碍协作组携手国际双相障碍学会,于2015年3月30日首次将世界双相障碍日引入国内。
“医生,我看到网上说双相障碍要终身服药,是真的吗?”“我已经是第三次发病了,这个病能好吗?”“我的情绪很不稳定,这是不是双相情感障碍?”“这个毛病是不是会遗传?”“医生建议我用药,我不敢用,担心药物会成瘾……”
本着普及正确疾病知识、消除公众对双相障碍患者误解的理念,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今天举行现场义诊和科普讲座,该医院心境障碍科专家耐心解答百姓疑问。
“双相障碍是世界卫生组织排名第六的重性精神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特点。”陈俊主任医师介绍。
胡瑶主治医师提到,在帮助患者积极回归普通生活的道路上,家人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难能可贵的,“作为患者家属,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正确的对待,陪伴患者寻求专业医生的诊疗。”
听完科普讲座区域,一位患者很有感触地说:“我住过两次医院,基本上都是因为躁狂发作期的兴奋吵闹才住院的。现在听了医生的讲解,我联想到自己,其实有时的确会感到情绪非常低落,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那应该是抑郁的表现。这两方面的情况都应该重视,都应该治疗,而且要按照医生的医嘱循序渐进地治疗。”
“双相障碍的致残率高,这就意味着,如果疾病的治疗不及时、不到位,就会导致患者回归社会受阻。”吴彦主任指出,因此针对该疾病,在提高诊疗及时度和精准度的同时,精神科医生需要与患者的照料者、心理治疗师以及社工一起组建治疗联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双相障碍的主流治疗手段。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双相障碍临床指南都将药物治疗作为双相障碍的一线疗法。不过,专家同时谈到,仅凭药物治疗往往不能较好地预防双相障碍的复发,一些科学研究探索了药物联合心理社会干预在预防双相障碍复发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联合心理社会干预可减少双相障碍患者约15%的复发率。
活动中,专家还向市民朋友介绍了一种双相障碍治疗的新理念——光治疗。
“我们把这个治疗计划称为‘橙色眼镜计划’。”陈俊主任称,研究发现,蓝光对大脑中负责生物节律以及光敏感系统有影响,使用橙色眼镜可以过滤蓝光,缓解躁狂症状,也有助于睡眠,因此“橙色眼镜计划”希望能通过最便捷的方法,辅助提供给患者稳定的情绪和优质的睡眠。
本次世界双相障碍日线下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接待市民200多人,医学专家希望,由此让更多精神卫生知识深入人心。
作者: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乔颖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