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挂上一个号,苦苦熬到深夜?注意到这种现象,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明确叫停深夜放号、凌晨放号情况。
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根据该工作方案,明确加强重点制度的建设与巩固。
这包括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
进一步扩大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比例,力争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缩短患者按预约时间到达医院后等待就诊的时间。
科学合理安排预约放号时间,避免深夜放号、凌晨放号等情况。
要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三级医院重点发展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搭建医疗机构与患者居家的连续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提高疾病管理连续性和患者依从性。
大力推动结果互认制度。
发挥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质控中心作用,加大医疗质量控制力度,提高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在医联体内率先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要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断增加互认的项目和医疗机构数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引入第三方保险,建立起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风险共担机制,减少因互认造成的医疗纠纷和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该方案要求加强重点服务的完善与优化:
大力推进区域就诊“一卡通”。
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确定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深入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鼓励医院开设麻醉门诊、疼痛门诊,加强儿童、老年人、肿瘤患者的镇痛服务。
推进国家多学科诊疗试点和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以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为突破,推动医疗机构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
不断丰富日间医疗服务内涵。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研究确定第二批日间手术病种,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拓展日间服务的病种和服务类型,进一步提升住院床位使用效率。
继续优化急诊急救服务。建立院前医疗急救中心(站)与院内急诊的信息共享机制,力争到2020年,各地逐步建立起基于“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快速、高效、高质量。
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增加护理院(站)、护理中心数量,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
开展长期用药的药学服务。加大药师配备力度,持续开展药学服务培训,重点提高长期用药的药学服务能力。鼓励药师参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为长期用药患者提供用药信息和药学咨询服务。
作者:唐闻佳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