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唤醒这沉睡的土地,
砸碎民众脚上的锁链,
去迎接那全新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这就是我心中一声嘹亮的号角
——共产主义!
序幕落下,歌剧《晨钟》第一幕伊始李大钊从日本留洋归来,就用一首咏叹调向好友表明了奋斗终生的理想。
由上海歌剧院创排的原创歌剧《晨钟》音乐会版今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该剧将于11月推出舞台完整版。今年适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创希望以铿锵的音符撞响理想与信念之钟。
歌剧《晨钟》讲述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者为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动人故事。剧名取自1916年创刊的《晨钟报》。在其创刊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作为发刊宣言,向当时的中国青年发出“再造青春中华”的热情呼唤。今晚的演出虽然只是无布景的双钢琴伴奏音乐会版,但舞台上主要角色颇有年代感的服饰,将观众带至那个热血激昂的年代。为理想与信仰舍身取义的革命者、挣脱封建枷锁勇敢求学的进步女青年,以及各路军阀政客……他们的个性都通过鲜明各异的唱段展现。该剧由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许舒亚作曲,他告诉记者,作品注重用音乐描绘不同社会背景和境遇中人物的特性,体现他们因不同主张见解形成的冲突。比如,第二幕开始时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的一段《四合院》,就带有人物家乡河北民间音调的元素,抒情的乐句意图展现她随和稳重的女性形象——
四合院,四合院,
丁香花开在篱笆前。
不图你的香,不图你的艳,
只羡你袅袅婷婷的那份优闲。
兵荒马乱恁多时,
就盼着乐和的日子顺心的年。
此次音乐会版的九位主要角色均由青年演员担纲。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副总裁、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范建萍告诉记者:“启用青年一代,是希望他们在艺术演绎中还原那一辈青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以当代青年之姿去感受革命时代青年们的信仰与初心。”34岁的于浩磊更是第一次在原创歌剧中挑梁,他注意到自己所饰演的李大钊牺牲时年仅38岁。跨越时空,两个年轻的生命透过音乐产生连结。于浩磊说:“我们应该去体会、去继承那个时代年轻人对于理想、革命,对共产主义事业无畏奉献的精神,在当代有所作为。”
《晨钟》选在舞台完整版推出半年前,用音乐会版接受观众的检验,主创希望以此在舞台实践中进一步打磨完善作品。“这次演出还只是一个雏形,作为原创作品,我们第一次以音乐会版的方式呈现出来,希望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完善。”该剧指挥张国勇告诉记者,相信舞台版《晨钟》上演时,无论音乐还是舞美呈现、舞台演绎等各方面,都更加成熟。据悉,上海歌剧院还将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为该剧“会诊”。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图片:叶辰亮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