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书名中有“大历史”,但这其实是一本“小书”。码字这些年,读书的年头更久,则越来越感到,写一本真正有意义、价值、份量和动人之处的小书,有多么不容易。
在说这本书之前,想先说说另一本书,一本于对我有着不同寻常意义的书——安妮·弗兰克的《少女日记》。
我是在十几岁的时候看到安妮的《少女日记》,很难说一个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少女,和一个二十年代犹太富翁家的女孩子,能有多少共鸣。但不管什么时代,怎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少女就是少女。尽管因为这本书背后沉重到让人几乎无法承受的历史背景,年少的我在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同身受的,却是她与一同躲在地下室的男孩子的小小爱情。
直到最后,我了解到这本书背后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在文本结束之后的命运与结局,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震撼与冲击,泪流满面。
安妮和《安妮日记》
也许,从那时起,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去关注和了解与这本书相关的人和故事。我总觉得,一本好书的背后,未必一定要有一个好故事;但若是背后有一个好故事,那几乎一定是一本好书。
可以说,这样的阅读习惯和偏好,使我受益匪浅。
之所以会想起那本久远的《安妮日记》,是因为从这本《小博物馆大历史》中,我知道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安妮之家——安妮和家人、朋友曾经避难的秘密小屋所改造的博物馆。
安妮之家博物馆里不同语言的《安妮日记》
于是,读着这十几页关于这个博物馆的文字,隔着几十年的时间,年少时曾经的震撼与感动,仿佛重新回来了,栩栩如生,依然让我泪目。
即使只是为着这一刻珍贵的阅读体验,我也发自内心地感谢这本小书。
事实上,这本《小博物馆大历史》的背后,也有我很喜欢的背景故事,虽然简单,却非常打动我。
作者刘珊珊于2013年获得欧盟伊拉斯谟奖学金,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学,因其建筑史的学术背景,大部分时间游历欧洲各国,考察和解读西方的建筑与城市。期间,她邀请自己的父母同游欧洲,其父刘坤太是宋代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最早将计算机应用引入社科研究的学者;其母陈洪澜的研究方向则是知识分类与知识论。
一家三口组成了一个小小的、亲密的“考察团队”,游览了欧洲各地不同门类和主题的博物馆:铁路、海事、风车、音乐盒、皇家餐具、手袋与箱包、监狱、通讯、伦勃朗、全景画……看似随意的选择与组合,却仿佛是一个个小而沉甸甸的“文化之锚”,沉进所涉及的“历史之海”,为读者勾勒出人类社会曾经的一角,虽然“小”,却丰富而厚重,着实当得起“大历史”三个字。
铁路博物馆中实景体验的一家
手袋与箱包博物馆中的新娘包
小皇宫艺术花园的贵妇雕像
这样一本书,怎么可能不好看?
更难得的是,这是一本虽然冠以“大历史”之名,却一点也不“为难”读者的书。将不同门类的历史文化写得洋洋洒洒或面目森严其实都容易,难得的是经过奔波与考察,掌握了大量的背景知识,甚至包括与各个博物馆辛苦沟通,获得了大量图片,却能够以平常心,将之写成一本不到300页的“小书”,娓娓道来,趣味横生。
最让人感慨的是,成书之际,新冠疫情爆发,我们身处的世界或许已经永久地被改变了。不仅书中写到的博物馆纷纷闭门谢客,甚至有的永久关闭了,而且那种无拘无束尽情徜徉于老欧洲,沉浸在历史文化之中的旅游,似乎也暂时地成为了一个很难再企及的梦。
而我想说的是,当此情形,我们更要珍视这样的书,这样的文化成果,无论书中所写到的那些小小博物馆,以及更多类似的人类历史文化结晶之地,我们此生是否还有机会游历其中,但至少,有这本书,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纪录与感动。
正是这样的纪录与感动,使我们对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失去好奇心与温暖爱意。
作者:半枝半影
编辑:高矅
责任编辑:任思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